文档详情

2017年新近人员岗前培训.ppt

发布:2017-07-27约4.03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新近人员岗前培训 医务科 一 医院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须不断完善并持续改进。医院在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在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中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并进行动态监控,为了加强临床医疗质量管理医务科特举办“十四项核心制度”的学习培训。 一 首诊负责制 二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四 会诊制度 五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六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七 术前讨论制度 八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九 医生交接班制度 十 新技术准入制度 十一 病历管理制度 十二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十三 谈话告知制度 十四 查对制度 医生交接班制度 病区值班需有一、二线和三线值班人员 一线值班人员为取得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 二线值班人员为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 三线值班人员为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 医院均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值班医师应按时接班,听取交班医师关于值班情况的介绍,接受交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 麻醉科医生如有急诊抢救、会诊等需要离开病区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及联系方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输血科接到有关输血异常情况的通知时,应及时赶到现场,同医护人员一起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保存好输血反应回报单,每月统计上报医务部 提倡成份输血!!! 查对制度 分为五类 临床查对制度 手术室查对制度 供应室查对制度 药房查对制度 医技检查查对制度 手术科室查对制度 (一)接患者时,要查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等。 (二)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三)手术中切除责任病灶或器官时,应再次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切除手术。 (四)凡进行体腔或者深部组织手术,应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的辅料和器械数,并及时准确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 (五)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由手术者填写病理检验申请单,护士送检。 (六)术后病员送回病房或者ICU时,交接双方应再次对病员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用药情况进行查对交接。 药房查对制度 一、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二、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医技检查查对制度 临床检验、病理检查,应对接受的标本进行查对: 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检查目的、标本质量和数量: 发送报告时,应查对科别,避免错送,送达时应与科室有关人员进行查对签收 二 医疗安全 目前医疗纠纷的趋势 当前,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有关统计,医疗纠纷每年以 10%-20%的速度递增。频频发生的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而紧张的医患关系又促进医疗纠纷频频发生。 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 一、患者和其他原因 1、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 2、提供的病史不真实 3、对医学未知性的不理解 4、新闻媒体的过多宣传炒作 二、医方的原因 1、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 2、与病人沟通缺少语言艺术 3、对危重病人和疑难患者期望太高 4、医疗文书不规范 5、常规检查未按要求完成 6、超越职能服务 7、医德医风存在问题 低年资医务人员加强自身法制观念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方面立法工作的飞速进展,作为低年资医务人员。 一、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不断培养法制观念和意识,加强服务理念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在医疗工作实践中自觉的运用,如科学的论证每一个医疗行为的正当性、规范性,实施侵袭性较大的医疗行为前,要向患者说明告知,并有一定的文字手续,有关医疗文件记录一定要围绕医嘱做出及时、完整、准确、规范、客观和真实的说明,并能反映出病人的配合情况等。 三、即将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施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1、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