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2025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河、关、山、岳”分别指黄河、函谷关、太行山、泰山
B.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式,一个干支代表一年,循环一次为100年
C.农历每月初一称为“望”,十五称为“朔”
D.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答案:D
解析:A选项中“河”一般专指黄河,“关”通常指函谷关,“山”在古代可泛指山脉,不专指太行山,“岳”一般指五岳,表述不准确;B选项干支纪年法一个循环是60年,不是100年;C选项农历每月初一称为“朔”,十五称为“望”,该选项顺序错误;D选项关于古代兄弟排行的表述正确。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的()
A.《岳阳楼记》
B.《滕王阁序》
C.《醉翁亭记》
D.《兰亭集序》
答案:A
解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滕王阁序》是王勃的作品,《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作品,《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
3.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答案:D
解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而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它们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用一点少一点。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公平
答案:A
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资源的分配。但市场机制也存在局限性,不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平衡以及保障社会公平,这些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5.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文的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其中年份用圆括号括入
B.公文的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C.公文的成文日期是指公文印制的日期
D.公文的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答案:B
解析:A选项发文字号中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C选项公文的成文日期是指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D选项公文的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B选项关于主送机关的表述正确。
6.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赤壁之战
②安史之乱
③黄巾起义
④科举制度创立
A.④③①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答案:A
解析: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④③①②。
7.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B.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C.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
D.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其调整对象是法律规范的具体条文
答案:D
解析: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其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而不是法律规范的具体条文。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所以D选项错误。
8.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农民运动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
D.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答案:D
解析: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所以D选项正确。
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B.古代兄弟之间的情谊常用“金兰之交”来形容
C.“弱冠”指男子十五六岁
D.“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答案:C
解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弱冠”指男子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