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二五”新材料产业_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陈燕海.ppt

发布:2015-09-19约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前 言 “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 我国的综合国力、竞争力和国 际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形势与战略机遇期 面向未来、面向“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世情和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共生,必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努力实现新跨越。 形势与战略机遇期 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主潮流。 世界经济调整有利于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世界科技进步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在更高层次上、更广泛领域内,参与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 国内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增强,产业体系完备,资金充裕。 形势与战略机遇期 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组合仍具有比较优势。 我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阶段,消费、产业、区域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我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持续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探索建立以内需拉动为主保障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走全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和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再上一个水平。 持续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在五年乃至更长阶段内,实现:较快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着力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推进重点产业改造升级 钢铁: 深化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严格控制钢铁新增产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等关键品种。加快废钢回收体系建设。 推进重点产业改造升级 石化:按照炼化一体化、集约化、基地化、多联产化模式,优化石化产业布局。促进烯烃原料轻质化、多元化。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促进化工生产和能源转化有机结合。 推进重点产业改造升级 建材:有序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提高玻璃等建筑材料的加工深度和质量,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建材、保温材料。积极推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 推进重点产业改造升级 有色金属:推进西部能源富集地区煤电铝联营,加强对铜铅锌冶炼、金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强稀有金属行业管理。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与治理。 2.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 战略性新型产业是引导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 中央政府的重视和行动 在制定并实施《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启动一揽子拉动内需政策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展了战略性新型产业问题的研究。 国务院制定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决定(国发32号文) 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 相应的专项规划工作已全面展开。 2.1 节能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器、高效照明产品、 节能建筑材料,加快传统产业节能改造。 先进环保 研发推广膜技术、生物脱硫、反硝化除磷、工业除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资源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再生利用。 法规与标准建设 强化清洁生产、环境监测和环境事件的应急应对。 2.2 新一代信息产业 下一代信息网络,推进宽带国家计划,提高覆盖深度和接入能力,光纤到户。开展三网融合。推广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和城市中的应用。 核心基础技术与期间产业 高性能集成电路和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发展。 新型信息服务业 建立核心基础软件、智能化生产性信息服务、物联网信息处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2.3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加强产学研创相结合,发展生物组学、高效筛选技术,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诊断试剂。 生物医学工程,高性能、高智能、低成本的诊断、医疗、医用生物材料、远程医疗等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农业,发展动植物新品种、转基因、生物分子设计、生物育种、生物农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生物制造,石油提袋、生物燃料、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工原料的研发、生产、应用。 2.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大利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性制造,进一步作强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产业,提升高速、重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