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和贸易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际经济与贸易考试
简答题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加明显;
2.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新兴市场国家的作用与来愈大;
3. 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4.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5.科技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与来愈大;
6.多边贸易体制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
7.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依然存在,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国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来源于该国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另一国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即处于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就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另一国要高,即处于绝对劣势,则该国就不应该生产这种产品,而是从另一国进口这种产品。中心思想:自由贸易
相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产品。这样分工的结果仍会使各国资源被有效的利用,两国产品产出增加,通过贸易各国财富增加。
简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主要内容
1.产品价格的国际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2.产品生产成本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3.产品成本不同是由要素价格不同决定的
4. 要素价格不同是由要素供给不同决定的
简述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区别
1.专业化分工与生产基础不同: 产业内贸易以产业内专业分工和生产为基础,产业间贸易以产业间专业化分工和生产为基础
2.贸易内容不同: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产业间贸易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3.贸易流向不同:产业内双向,即同一产品可以同时进行进出口贸易,产业间单向的
4.交易产品的特性不同:产业内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近似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同时,还具有多样化特点既有劳动密集型也有资本密集型,既有标准技术产品,也有高新技术产品
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
1.贸易领域不断扩展贸易结构日趋优化,贸易发展严重地不平衡D非关税措施有明显的针对性与歧视性。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进口限制额,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制额,出口许可证,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海关手续或通过外汇管制,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实行外汇管制,对进口货征收国内税,制定购买国货和限制外国货的条例,复杂的海关手续,繁琐的卫生安全期质量标准以及包装装潢标准等。
如何区分有效接受和有条件接受
1.接受必须由特定的受盘人做出2.接受必须表达出来3.接受必须是无条件的4.必须在发盘规定的有效期内送达发盘人
… ,另外,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一般是按照CIF货价加10%.
关于卸货费用的负担
CIF的变形: CIF班轮条件,卸货费用按班轮条件办理, 卸货费按班轮条件办理,由支付运费的买方承担
CIF舱底交货 卖方负担将货物运达目的港后,卖方在舱底交货,买方自行启舱并负担将货
物从舱底起吊到码头的费用。
CIF卸到岸上 卖方负担将货物卸到目的岸上的费用,包括驳船费和码头捐。
CIF吊钩下交货 卖方负责将货物从船舱吊起至船边卸离钓钩。如果船舶靠不上码头,由买
方自费租用驳船,买房只负责将货物卸到驳船上。
变形只改变买卖双方装卸费用的划分,不改变风险的划分界限或交货地点。
关于交货方式 实际交货 货物交给买方
象征性交货 只要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装运,并提供单据就算完成交货义务,无需保证到货
CIF术语属于典型的象征性交货方式
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有哪些?
在国际贸易实际业务中,表示货物品质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实物表示货物品质;二是用文字说明表示货物品质。具体业务中采取哪种方式,则必须根据货物的种类、特性、交易习惯及交易磋商的方式而定。
? 一、实物表示方法
? 以实物表示货物品质通常包括凭成交货物的实际品质(actual quality)和凭样品两种表示方法。前者为看货成交,后者为凭样品买卖。
?㈠看货成交 若买卖双方根据成交货物的实际品质进行交易,通常是先由买方或其代理人在卖方所在地验看货物,达成交易后,卖方即应按验看过的实物交付货物。只要卖方付的是验看过的货物,买方就不得对货物品质提出异议。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交易双方远隔重洋,交易洽谈多靠函电方式进行。买方到卖方所在地验看货物有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