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纪念馆设计任务书指导书.doc

发布:2018-01-31约1.9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学13级 第4学期 “建筑设计1”课程 名 人 纪 念 馆 设 计 任务书 建筑学13级 第4学期 “建筑设计1”课程 名人纪念馆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 为促进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今拟建小型展览馆或纪念馆一座,为展览或纪念提供展示及研究空间。 课题名称:名人纪念馆建筑设计 课题性质:假题假做 二、指导教师 陈兴、谢晓琳等。 三、时间期限 7教学周+1k(集中周)。 四、建设用地 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上下浮动15%。 建设地点:自选城市用地,通过现场踏勘测量用地范围。 备选用地方案: 鲁迅公园内(拟建鲁迅纪念馆); 彩电塔周围绿地; 东北大学汉卿会堂周围绿地(拟建张学良纪念馆);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内。 其他自选地段。 考虑选址的人文、历史、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规划要求:建筑控制线退后道路红线10米以上。 五、设计要求 提供资料:地形图以实测为准,在设计前完成基地分析图,对选定地段作综合分析。 设计内容: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上下浮动10%)。 展 室:600平方米 工 作 室:30×4平方米 接 待 室:30平方米 值 班 室:15平方米 办 公 室:15×2平方米 研 究 室:30×2平方米 报 告 厅:100平方米 库 房:40平方米 配 电 间:15平方米 其 他:售票室,门厅,过厅,卫生间等酌情安排 六、设计成果 图纸部分:(A1图纸:594*841mm)。 1.总平面图:1:500(标明道路,绿化,小品,停车位,出入口位置) 2.各层平面图:1:200(标明房间名称,卫生间布置) 3.立面图:1:200 (不少于两个,注明材料与色彩) 4.剖面图:1:200 (至少一个) 5.小透视若干 6.表现图 7. 分析图 文字图表:设计说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小型展览馆或纪念馆设计 指导书 名人纪念馆设计指导书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掌握并能运用博览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2.了解展示及纪念性建设的基本特点及方法 3.培养环境设计能力 培养收集资料,调查分析、设计立意、构思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高运用工作模型辅助设计的方法。 二、设计要点 1.建筑属于文化性公共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区位特色,创造高品位的文化建筑形象。 2.设计中应考虑周边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等)对地段的影响。 3.博览建筑应保证良好的日照、采光、通风等条件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结构、构造的可行性。 4.充分考虑观点流线为藏品流线,工作人员流成的相互关系。 5.充分考虑展览方式,建筑形象与人物特点的关系。 6.制图应遵循有关标准和规范,表现形式和方法应能充分表达设计的意图。 三、设计进度 阶段 周次 课次 课程进度 课后作业 备注 准备 一 1 设计 布置、讲解题目 设计分组 相关资料收集 课下完成现场踏勘报告. 2 现场踏勘 1.现场基本情况 周围环境状况 历史文脉因素 绘制1:500底图 区位分析图 环境分析图 一草 二 3-4 区位分析 环境分析 空间分析 一草构思 区位分析图 环境分析图 空间分析图 方案草图 阶段 周次 课次 课程进度 课后作业 备注 一草 三 5-6 总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 造型设计 内外部空间设计 总平面图 多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及透视 第6次课下课交设计一草 四 7 一草总结 修正发展一草方案 1.调整平面功能及流线 2.深入设计 8 结构构造可行性 采光形式设计 深入设计 采光形式分析图 二草 五 六 9-12 根据技术经济指标,调整方案 建筑结构体系设计 3. 以建筑语言对构思立意进行深化设计。 对总平面图、多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透视进行深化设计。 第10次课下课次设计二草 三草 七 13-14 1.讲课:正草要求 绘制正草图纸 3.绘制透视或轴测图 1.对方案进一步推敲 2.深入设计平面、立面、剖面 3.完成透视(轴测)草图 第14次课下课交设计三草 正图 八 集中周 绘制正图 1.绘制正图 2.设计课学习总结 周四交图 四、参考书目: 教材:自编讲义 教学参考书 1.《博览建筑设计》 建工版 2.《博览建筑设计图集》 建工版 3.《建筑设计资料集》 建工版 4.近年《建筑学报》、《世界建筑》、《新建筑》、《时代建筑》等相关杂志 0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