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质热稳定性比较规律.doc

发布:2016-07-03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物质热稳定性的比较规律 1.单质的热稳定性与键能的相关规律    2.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就越稳定。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渐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渐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强。 3.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金属性越强,碱的热稳定性越强(碱性越强,热稳定性越强)。 例如:稳定性 4.含氧酸的热稳定性:绝大多数含氧酸的热稳定性差,受热脱水生成对应的酸酐。一般地   ①常温下酸酐是稳定的气态氧化物,则对应的含氧酸往往极不稳定,常温下可发生分解;   ②常温下酸酐是稳定的固态氧化物,则对应的含氧酸较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分解。   例如, ?? 例外,不易分解。   ③某些含氧酸易受热分解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不到对应的酸酐。   例如:    5   ①酸不稳定,其对应的盐也不稳定;酸较稳定,其对应的盐也较稳定,例如硝酸盐。      ②同一种酸的盐,热稳定性? 正盐>酸式盐>酸。   例如:热稳定性   ③同一酸根的盐的热稳定性顺序是碱金属盐>过渡金属盐>铵盐。   ④同一成酸元素,其高价含氧酸比低价含氧酸稳定,其相应含氧酸盐的稳定性顺序也是如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