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三信守合同与违约教学探析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想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三 信守合同与违约 法定的免责情形——最常见的就是不可抗力 约定的免责情形——双方在订立合同时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免责情形,只要这种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届时就可以对违约行为免责。 律师观点: 不能按时送达,属于迟延履行,构成实际违约。 迅速、安全地将快件送达收件人,不仅是快递合同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快递公司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如果快递公司不能按时送达,就构成了实际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l)是否写进合同。违约金是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依法给对方当事人所给付的经济补偿。只要合同中写进了违约金条款,那么一方当事人违约后就要按照合同中该条款的约 定给付违约金。而赔偿金的给付是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程度来进行的,无论合同中有无相应的条款。 2)是否造成实际损失。由于支付违约金的条件是违约方有违约的事实,而不论对方是否存在损失, 因而使违约金在功能上其有了惩罚违约方的性质。而支付赔偿金的前提条件不仅是劳动者有违约的事实,更重要的判断依据是要有实际损失,赔偿金通常具有补偿的性质,而不具有惩罚的性质。 3)数额与实际损失的关系不同。由于违约金是事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因而实际发生的损失可能与当初约定的违约金数额可能并不一致。而赔偿金是完全根据实际损失的大小来确定的。 4)是否适用等分原则。违约金设置的原则是公平。合理原则,它并不与实际损失相联系,只要约定符合一般的社会标准和劳动者的承受能力,违约金是不进行逐年递减的。而赔偿金是与实际损失相一致的,尤其是在给予劳动者特殊福利待遇并约定服务期的情况下,用人单位的实际损失随劳动者的服务年限而下降,因此劳动者承担的赔偿责任也应当随之减少,即应当逐年递减。 * * * * * 教学探析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怎么教 教什么 学生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教材 学什么 怎么学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预设)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困惑、兴趣点等(不定、动态) 知识 结构图 本专题共有四框九目 是对专题二中涉及的债权的进一步展开 教材对应内容 教材对应框题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2.3 列举解决各种民事纠纷的事例,表明合同是当事人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一种协议,评述签订合同在当前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意义。 2.4 解析签订债务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列举履行债务合同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明确信守合同的重要意义。 2.5 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违反合同应依法承担的违约责任。 3.1 走近合同 3.2 订立合同 有学问 3.3 言而有信 守合同 3.4 违约与 违约责任 主要向学生介绍合同的普遍意义、合同的概念与形式等合同基本知识。 主要介绍了合同订立的步骤、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两方面的内容。 主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合同的履行、履行合同有哪些原则。 主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违约及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第一框题 走近合同 不作拓展的内容: 债权人和债务人。 合同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 2.不作要求的内容: 合同的其它形式。 说明 领会合同中体现的权利义务关系,在生活中树立合同意识。 发展 要求 1、知道合同对于预防和解决纠纷的重要作用。 2、理解合同的含义。 3、懂得签订书面合同的意义。 基本 要求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第二框题 订立合同有学问 不作要求的内容: 意思表示。 要约邀请。 法律对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订立合同的有关规定。 说明 尝试拟订简单的合同,感受合同自由与公平的理念。 发展 要求 了解订立合同的两个步骤:要约与承诺。 知道合同的内容。 分辨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基本 要求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不作拓展的内容: 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应的。 说明 列举履行合同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增强信守合同的意识。 发展要求 知道履行合同的核心。 把握合同履行应当遵循的原则。 基本要求 第三框题 言而有信守合同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不作要求的内容: 1.预期违约 2.合同法对违约金数额的有关规定 3.违约金与定金的关系 说明 发展要求 1.了解违约及违约责任 2.知道实际违约的表现 3.了解违约行为的免责情形 4.了解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基本要求 第四框题 违约与违约责任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教学也是“育人”的艺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