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课件】机械设计基础备课16.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十六 轴 承
1.教学目标
1.会选用滑动轴承的结构和材料;
2.掌握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3.了解滚动轴承的分类,结构、类型、代号;
4.掌握滚动轴承选择的方法,能进行寿命计算等;
5.重点掌握滚动轴承的装置设计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轴承寿命计算;轴承组合设计。
【难点】 形成液体摩擦的条件;角接触轴承轴向载荷的计算;轴承组合设计。
3.讲授方法:多媒体和演示柜教学
正 文
轴承是支撑轴的部件,按其工作时的摩擦性质可以分为滑动摩擦轴承(简称滑动轴承)和滚动摩擦轴承(简称滚动轴承)两大类。虽然滚动轴承有一系列优点,在一般机械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高速、高精度、重载、结构上要求剖分等场合下,滑动轴承则获得广泛使用。所以,本章主要讨论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是机器上一种重要的通用部件。它依靠主要元件间的滚动接触来支撑转动零件,具有摩擦阻力小、容易起动、效率高、轴向尺寸小等优点,而且由于大量标准化生产,具有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因而在各种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由专门的工厂大量生产。在机械设计中,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正确的选用轴承的类型和尺寸,并进行轴承安装、调整、润滑、密封等轴承组合的结构设计。
§13.1滑动轴承的特点、类型及应用
滑动轴承的运动形式是以轴颈与轴瓦相对滑动为主要特征,也即摩擦性质为滑动摩擦。实践表明,由于滑动轴承的润滑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摩擦状态。轴承工作面的摩擦状态分为干摩擦状态、边界摩擦状态、混合摩擦状态和流体摩擦状态四类,如图所示。
两摩擦表面直接接触,相对滑动,又不加入任何润滑剂,称为干摩擦;两摩擦表面被流体(液体或气体)层完全隔开,摩擦性质仅取决于流体内部分子之间粘性阻力称为流体摩擦;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边界膜和表面吸附性质的称为边界摩擦状态;实际上,干摩擦状态和边界摩擦状态很难精确区分,所以这两种摩擦状态也常常归并为边界摩擦状态。在实际应用中,轴承工作表面有时是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并存的混合状态,称为混合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又长称为非液体摩擦。
所以,滑动轴承按其摩擦性质可以分为液体滑动摩擦轴承和非液体滑动摩擦轴承两类。
1)液体滑动摩擦轴承:由于在液体滑动轴承中,轴颈和轴承的工作表面被一层润滑油膜隔开,两零件之间没有直接接触,轴承的阻力只是润滑油分子之间的摩擦,所以摩擦系数很小,一般仅为0.001~0.008。这种轴承的寿命长、效率高,但是制造精度要求也高,并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液体摩擦。
2)非液体滑动摩擦轴承:非液体滑动摩擦轴承的轴颈与轴承工作表面之间虽有润滑油的存在,但在表面局部凸起部分仍发生金属的直接接触。因此摩擦系数较大,一般为0.1~0.3,容易磨损,但结构简单,对制造精度和工作条件的要求不高,故此在机械中得到广泛使用。
干摩擦的摩擦系数大,磨损严重,轴承工作寿命短。所以在滑动轴承中应力求避免。
所以,高速长期运行的轴承要求工作在液体摩擦状态下,一般工作条件下轴承则维持在边界摩擦或混合摩擦状态下工作。因此本章主要讨论非液体滑动摩擦轴承。
按照轴承承受的载荷分类可以分为:1)径向滑动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FR;2)止推滑动轴承,主要承受轴向载荷FA(如图所示)。
在机械中,虽然广泛采用滚动轴承,但在许多情况下又必须采用滑动轴承。这是因为滑动轴承有其独特的优点是滚动轴承不能代替的。滑动轴承的主要优点是:1)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拆装方便;2)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良好的吸振性能,运转平稳,旋转精度高;3)寿命长。但是也有其缺点,主要有:1)维护复杂,对润滑条件较高;2)边界润滑轴承,摩擦损耗较大。因而在大型汽轮机、发电机、压缩机、轧钢机及高速磨床上多采用滑动轴承。此外,在低速而带有冲击载荷的机器中,如水泥搅拌器、滚筒清砂机、破碎机等冲压机械、农业机械中也多采用滑动轴承。
§13.2 滑动轴承的结构
1、径向滑动轴承
常用的径向滑动轴承,我国已经制定了标准,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工作条件进行选用。径向滑动轴承可以分为整体式和剖分式(对开式)两大类。
(1)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整体式滑动轴承(JB/T2560-91),如图所示为整体式滑动轴承。
它由轴承座和轴承套组成。轴承套压装在轴承座孔中,一般配合为H8/s7。轴承座用螺栓与机座联接,顶部设有安装注油油杯的螺纹孔。轴套上开有油孔,并在其内表面开油沟以输送润滑油。这种轴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当滑动表面磨损后无法修整,而且装拆轴的时候只能作轴向移动,有时很不方便,有些粗重的轴和中间具有轴颈的轴(如内燃机的曲轴)就不便或无法安装。所以,整体式滑动轴承多用于低速、轻载和间歇工作的场合,例如手动机械、农业机械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