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java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报告-实验11.doc

发布:2016-11-21约7.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Java开发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实验11          实验项目名称:面向对象设计 学  号 姓  名 专业、班 实验地点 实1-316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2012-11 -21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PC机,windows xp,软件环境(jdk1.6,tomcat web服务器,Eclipse) 硬件要求:CPU PII 以上,64M 内存,100M 硬盘空间。 软件要求:Windows98/Me/XP/NT/2000,IE 5 以上。 开发环境:JDK1.6.0_10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求平均值 编写一个方法average,该方法以两个整数为参数,并以双精度形式返回两个整数的平均值。 重载上述方法average,以3个整数为参数,并以双精度形式返回这3个整数的平均值。 编写程序测试上述两个方法。 Test.java的源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est { //编写一个方法average public static double Average(int x,int y){ double result; result = (double)(x+y)/2; return resul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整数a:); Scanner scan1=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 = scan1.nextInt();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整数b:); Scanner scan2=new Scanner(System.in); int b = scan2.nextInt();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整数c:); Scanner scan3=new Scanner(System.in); int c = scan3.nextInt(); double ave1 = Average(a,b); System.out.println(Average of + a + and + b + is + ave1); double ave2 = Average(a,b,c); System.out.println(Average of + a + and + b + and + c+ is + ave2); } //重载上述方法average public static double Average(int x,int y,int z){ double result; result = (double)(x+y+z)/3; return result; } } 修改Coin类(参考例5.3,5.4) 1. 创建一个新类,名为BiasedCoin。 添加一个名为bias的double类型私有数据。这个数据变量表示大于0小于1之间的一个数字,描述硬币投掷出正面结果的概率。如果bias=0.6,硬币投掷出正面的概率为60%。 修改默认的构造方法,给bias赋初值为0.5。 修改flip方法,使其生一个随机数,如果该数字小于bias,则给face赋值为Heads,否则赋值为Tails。 再编写一个构造方法,包含一个double类型参数,该参数代表bias。如果该参数有效(大于0并且小于1),该构造方法将参数值赋给bias变量;否则将0.5赋给bias。调用flip方法对face值进行初始化。 2. 编译该类,确保没有语法错误。 3. 使用3个BiasedCoin对象编写一个程序。使用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初始化一个一般的硬币对象。读入一个bias值,另外初始化2个将bias作为构造方法参数的硬币对象。使用一个循环语句对每个对象将硬币投掷100次,计算结果为Heads的次数。循环结束以后,打印3个BiasedCoin对象投掷结果为Heads的次数,查看测试结果是否不同。 BiasedCoin.java的源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BiasedCoin { public final int HEADS=0; public final int TATLS=1; private double bias; private int face; //------------------------- // Sets up the coin by flipping it initially.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