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doc

发布:2017-05-20约2.0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师大附中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在一天中 的不回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低层气温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 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4.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四条曲线表示的时段水平能见度最低的是 A.甲曲线 B.乙曲线 C.丙曲线 D.丁曲线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相比,图中甲山峰垂直自然带较简单 B.N地虽降水丰沛,但地表水缺乏 C.M、N两地积温差异,主要是受太阳辐射影响 D.地形和洋流是影响图中等积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6.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其叙述错误的是 A.P地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加上流水的侵蚀作用,使P地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 C.N地四周高山环绕,内部地形崎岖,丘陵广布 D.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N地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 读我国东北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8.下列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甲 供热厂 B.乙 钢铁厂 C.丙 果园 D.丁 印染厂 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C.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气候成因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10.关于甲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 B.与大陆主体阻隔,相对独立的“次大陆” C.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地带 D.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为主 11.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 B.现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河流均源出中国,注入阿拉伯海 D.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4分)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图示中心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2)据图比较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1 2分) (3)P点附近河床沙洲、卵石滩岁列,宽窄不稳定,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37.(22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中N地(32°30′S,70°07′W)海拔为2 990米,被誉为“南美第一滑雪胜地”;甲国是一个世界矿产出口大国;该国修建了多条东水西调工程,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 (1)简析图1中N地成为“南美第一滑雪胜地”除了冬季降雪丰富外,还有哪些自然条件。 (8分) (2)甲国拟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你是否赞回,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 (3)分析甲国修建多条东水两调工程的主要原因。(8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地理题、4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答题卡上所标注的题目一致。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42.(10分)【旅游地理】读“贵州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贵州旅游资源本身进行评价。(6分) (2)简述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性条件。(4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我国“春季水灾频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春季水灾频次分布规律是什么?(2分) (2)分别说明图中我国东南部和两北部的春季水灾的自然成因。(8分) 44.(10分)【环境保护】下表表示赤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读表回答问题。 (1)粤、川、新、晋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8分) (2)针对甲、乙、丙、丁中的某一类环境问题,说明其所在省份应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