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特征及表现的开题报告.docx
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特征及表现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特征及表现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历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历史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是指个人或者群体对过去的经验、事件、人物、社会和文化的观念和信念。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变化不仅受到国家政治制度、教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还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相关。因此,对于探究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的特征和表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的特征和表现进行研究,了解中国历史意识的形成与演变,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研究内容
1.概述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2.分析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的形成和演变
3.探讨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的特征和表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历史事件的评价标准
(2)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
(3)对于历史的认同感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4)历史教育的影响
(5)影响历史意识的因素和问题
4.对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展望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和归纳推理法等方法,深入分析研究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的特征和表现。
五、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进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2.有助于探究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3.对于历史教育的实践,能够提供指导和启示。
4.在国际交流和文化交流中,能够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六、预期结果
本文预期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总结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的特征和表现,为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分析历史意识的形成和演变,探究历史对文化意识的影响,为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3.分析历史教育的影响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七、研究进度安排
本文的研究时间为两个月左右,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周:调研文献,熟悉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第二周至第三周:分析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的形成和演变。
第四周至第五周:探究中国主流历史意识的特征和表现。
第六周至第七周:分析历史教育的影响和问题。
第八周:总结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八、参考文献
1.王志恒,中国历史意识的探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2.陈懿,中国历史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学术探索,2017(4):102-103.
3.邹骥,历史教育中的历史意识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2019(8):59-60.
4.薛平,历史意识的理论问题探析[J].理论创新,2018(7):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