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人教版免疫调节.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6讲 PART 26免疫调节考点互动探究│教师备用习题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考试说明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知识梳理胸腺淋巴结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T细胞图8-26-1 考点互动探究皮肤、黏膜吞噬溶菌酶BT考点互动探究(2)监控和清除功能通过免疫系统,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并及时清除体内 、 、 的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衰老损伤癌变考点互动探究理性思维[归纳与概括]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答案]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考点互动探究科学探究免疫缺陷动物可以用来进行动物器官移植,是免疫、肿瘤等方面研究的良好实验模型动物,被誉为“活的试管”。现在某实验室需要几乎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小鼠。你认为应该对实验小鼠如何处理?为什么?[答案]切除胸腺。参与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主要是T细胞,切除胸腺的小鼠体内不再产生成熟的T细胞。 考点互动探究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核心讲解项目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区别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 对象 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点 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 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 基础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考点互动探究2.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图8-26-2 考点互动探究3.常见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T细胞 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考点互动探究易错警示(1)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2)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浆细胞。(3)唯一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吞噬细胞。(4)既能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又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5)既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又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淋巴细胞是T细胞。(6)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是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考点互动探究[答案] B角度1 考查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分析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B.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付病原体属于第三道防线C.第一、二道防线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遗传而来的先天性免疫D.唾液、胃液、泪液、尿液中均有杀菌物质,其免疫作用均属于第一道防线命题角度[解析] 部分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付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部分白细胞(如淋巴细胞)和血浆蛋白(如抗体)对付病原体属于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考点互动探究2.如图8-26-3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B.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C.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淋巴细胞D.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e和f有关[答案] C[解析]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C错误。图8-26-3 考点互动探究角度2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与判断3.[2013·海南卷] 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答案] A[解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第三道防线的体液免疫,为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由B细胞或T细胞产生,都属于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C错误;非特异性免疫没有针对性,对所有的异物都起识别作用,只针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D错误。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二 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