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温习提纲[新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复习提纲
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
1.运动镜头一般是由起幅、运动和落幅三部分构成。
2、摄像机是根据光线色温3200K来规范基本光谱特性和标准工作状态的。
3.从公认的世界第一部电视剧,1937年英国人皮兰德罗创作的《花言巧语的人》算起,世界电视剧是已经走过七十多年的历程。
4.红色的感情特征:热烈、革命、喜庆和危险;绿色的感情特征是:生命、和平、年轻、新鲜和安全;紫色代表着:高贵、优雅、神秘和妖艳;而蓝色象征着:稳定、冷峻、忧郁和浩瀚无垠。
5、在电视画面中,视觉元素主要是:光线、色彩、线条与影调。
6、电视摄像聚焦的方法有特写对焦法和寻像器对焦法两个基本方法。
7、决定和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光圈、焦距和物距。
8、电视艺术的特点: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时空结合 。
9、破坏性线条是指镜头运动时画面背景线条与主体叠加所产生的对视觉美感干扰的线条。
10、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人们对立体空间的感知建立于三方面:物体近大远小、影调近浓远淡和线条近疏远密。
11、电视采访中过肩拍摄属于外反拍三角形机位。
12.推摄镜头画面的角度和景深是从大到小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13.电视画面的空间形态,包括平面构成、框架结构和屏幕显示三个方面。
14.影调从画面明暗分布划分,可分为亮调、暗调和中间调。
15.瞬时光圈是摄象机处在手动光圈工作状态下功能的一个补充。
16.电视用光与图片摄影用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动态用光。
17.长焦镜头拍摄的画面具有以下特点视角窄,范围小,景深小。
18.电视画面中决定景别变化的因素有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实际距离的远近变化、固定视距上运用不同焦距镜头的视角变化、被摄主体在画面内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19.按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可分为ESP用、ENG用和EFP用摄像机。ESP用(电子演播室制作)、ENG(电子新闻采集)用和EFP(电子现场采集)
20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个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诞生了。在几个月的试播里,第一部被称做电视剧的《一口菜饼子》在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21、全景画面是一种最基本的介绍性景别,能将被摄体全貌表达清楚,特别是纪实新闻拍摄中,最能直接表现其外观整体形象。
22、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镜头+机身+寻像器+话筒
23、光圈控制方式有三种,即手动光圈、自动光圈和瞬时(自动)光圈。
24、摇摄镜头技巧是法国摄影师狄克逊在1896年首创的拍摄技巧,也是根据人的视觉习惯加以发挥的。
25、移摄拍摄的方法是由法国摄影师普洛米澳首创的,是在威尼斯游艇上受到的启发。
26、摄像机在拍摄电脑屏幕时出现画面闪烁是由于两者的频率不同步,可以通过改变摄像机的电子快门来调节。
27、在电视画面中,视觉元素主要是:光线、色彩、线条与影调。
28、斜线条:会使人感到画面从一端向另外一端扩展或者收缩,给人流动、动荡、失衡与紧张和危机感,可以使原本自身不动的物体富有动感,同时也可以强调物体的运动感,形成了画面的纵深感。
29、电视画面具有色彩的夸张,正常人辨别自然界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有600种;电影表现出的色相光度变化是100种;电视表现出的色相光度变化只有30种。
30、空白是由色调相近、影调单一的部分组成,形成实体对象之间的空隙,画面中空白大偏向于写意,而空白小偏向于写实。
31、光线在构图中的作用:表现时间,创建空间;突出主体,美化形象;营造气氛,刺激心理。
32、平、准、稳、匀是摄像机操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摄像师的基本功。
33、电视画面既是一个时间的延续与压缩,又是一个表现空间概念,是时、空一体的结合体。
34、电视画面空间特性分为:屏幕显示、平面造型、框架结构。
35、光线的构图作用主要是在光的相对强度、光的方向和光的性质三方面的发挥。
四、名词解释3×5
1、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电视摄像中景别的处理,既是电视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视摄像工作中重要环节和造型手段。 决定景别变化的因素是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和场景空间的广度和深度 。常见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2、内反拍:是遵循轴线原则,在三角形底边上的设置两台摄像机处在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 其可以利用位于底边上两个顶端位置的机位,分别表现两个人物,通常作为主观拍摄角度。 示意图
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3、顺光:也叫正面光,是指光源和摄像机镜头基本在同一高度并和摄像机光轴同向的照明。 顺光使物体表面受光均匀,色彩能得到全面表现,但明暗反差小,立体感和表面质感都不容易体现。 用正面光拍摄人物面部,可以掩饰皱纹,使人物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