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蔬菜批发市场的性质与变迁研究 安康.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农产品蔬菜批发市场的性质与变迁研
究
——基于CAS和主观博弈契合的理论框架
Researchonthenatureandchangeofthe agriculturalproductswholesale
vegetablemarket:basedontheframeworkformedby CASand
subjectivegame
摘 要
摘 要
发轫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一方面,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
产力,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解决了数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
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生产格局与形成中的市场之间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开始显现,农产品流通改革的相对滞后对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收入的
瓶颈影响也逐步地凸显出来。进一步地,9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和开放
的深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纷纷抢滩国内农产品市场,农
产品流通由此进入到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的新阶段。农村蔬菜流通作为农产
品流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形势下又面临着外资大型超市竞争的严峻挑战,
竞争成败的关键,直指农产品批发市场本身有无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具体体
现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与超市等其他流通组织形式比较有何特殊的性质。进一
步说,在今天经济全球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存
在和发展的性质及其变迁进行新的思考和研究,不仅关系到对农业资源配置、
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而且关系到流通制度创新对消费与生产的连接引导与
国计民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全局性问题。有鉴于此,站在这一战略高度,
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当是不应回避的重大课题。
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有文献来看,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问题
→政策建议等三段式的一般研究已经不少,多数限于表象性描述,对其理论
层次上的深度解读尚有很大扩展和挖掘的空间。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
的理解,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威廉姆森的资产专
用性理论等对我们运用来理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性质和变迁无疑有着较强的
解释力,特别是为我们理解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了一种思路,但这还是从某
一个视角或理论出发、各自分散的一种研究,并未改变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
主体间线性变化关系的理解,也未从流通主体相互博弈的角度做更多地探讨。
基于此,本文尝试性地首次提出了复杂适应性系统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简称CAS )和主观博弈契合的理论框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
1
我国农产品蔬菜批发市场的性质与变迁研究—基于CAS 和主观博弈契合的理论框架
对市场的性质进行新释义,并形成了对市场本身性质解释的两级扩展:第一
级扩展——宏观上看,市场本身就是一个由具有适应性能力的行为主体参与
的、开放式的、动态演化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复杂适应性系统;第二级扩
展为——微观上看,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主观博弈引发的 “认知危机”是理
解市场制度变迁的关键。进而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次上对我国农产品蔬菜批
发市场的性质和变迁进行了理论透视,并选用我国东西部两个有着一定代表
意义的案例对理论进行检验。文章通过对本质的分析,来挖掘现象产生的深
层次原因,从而在理论层面上给出政策意蕴。
本文研究围绕 “农产品蔬菜批发市场”这一主题,以复杂适应性系统和
主观博弈的基本理论框架为主线,在方法论意义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
方法论;操作上贯穿的线索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个体,由大及小、从
一般到特殊的科学抽象法思路;具体采用的理论是包括经济学、系统学、博
弈论等跨学科的理论以及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全文共分为6 章。
第 1 章是导论,提出了我国农村农产品蔬菜批发市场的研究背景及其意
义,进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接着提出本文的基
本研究框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最后给出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 章从理论和文献两个方面出发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从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