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pdf

发布:2020-01-19约4.4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 年实验中学“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体师生思想道德修 养,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 活动,我校根据《宁江区教育局关于建设“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意见》 ,特制定 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 见》,倡导师生“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伴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 爱心”,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的时代风尚,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 影响三代人”。建设“道德讲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搭建师生道德 建设新载体,促进所有师生成为道德建设的主体,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 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 ,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 二、“学校道德讲堂”工作原则 1、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师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 式,通过宣讲活动及开设活动课、 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 活动要具有趣 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整合与互补原则。将“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 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完善, 整合学校长期开展实践教育、 体验教育活动的工作 经验,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 3、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 健全人格; 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师生主动参与、 独立思考, 自助自立自强, 促进师生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 三、“道德讲堂”对象: 实验中学全体师生 四、“学校道德讲堂”的组织实施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具体分工如下: “学校道德讲堂”组长:马文华 副组长:谭艳霞 刘玉海 卜宁 成 员:中层领导 宣讲员:骨干教师 各班主任 (二)设立固定“道德讲堂”。教师道德讲堂利用二楼体操房,建立一个固定 专门的“学校道德讲堂”场所。营造出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学生可利用现有教 室与校园广播站建立专门的道德讲堂,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三)活动版块: 活动将根据学校特有的群体, 分成两大版块开展相关活动, 教师将着重开展“师德讲堂”活动,学生将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第一版块:教师“师德讲堂” 1、选树师德典型。紧密结合本学校实际,以师德标兵、师德模范、师德先 进个人等评选为载体,重点选树、培育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和先进团队典型代表, 在我校形成学习师德典型、 崇尚师德典型、 关爱师德典型、 争当师德典型的良好 风尚。 2、培育宣讲队伍。按照“自身素养强、道德素质高、文化修养好”的标准, 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德讲堂”宣讲队伍,党员干部要带头宣讲,组织宣讲 人员讲、师德典型讲、身边老师讲,通过讲他人、讲自己、讲身边的师德故事, 使人人都成为“师德讲堂”的实践主体。 3、创设多样载体。充分利用学习日、教研组学习等载体,定期不定期的通 过集中学习、专题宣讲、网上学习等形式,大力建设“师德讲堂” ,,各阶段轮流 安排教师讲自己或身边的师德事例, 宣传关于教师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 德、个人品德方面的典型案例,使提升师德素养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4 、体现实践特色。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模 式,充分尊重一线教师的首创精神,设计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成效显著的宣讲 形式、手段和方法,引导教师亲身参与师德实践,在师德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提升。 5、定期交流研讨。 开展 “师德讲堂”建设交流研讨活动, 通过听取其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