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后浇带清理及降水泄压抗浮一体化系统技术规范.pdf
T/QGCMLXXXX—XXXX
地下室后浇带清理及降水泄压抗浮一体化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下室后浇带清理及降水泄压抗浮一体化系统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地下室后浇带清理及降水泄压抗浮一体化系统技术规范的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后浇带
在地下室结构中设置的临时施工缝,用于解决混凝土收缩或沉降差异带来的问题。
降水泄压
通过降低地下室周边地下水位或设置泄压装置,以减小或消除地下水对地下室的浮力影响。
抗浮
采取措施防止地下室结构因地下水浮力作用而上浮。
4后浇带清理
材料准备
采用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防水混凝土,用量应为单方水泥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
0.8%~1.5%。
清理流程
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后浇带内的钢筋上的附着物、积水、垃圾等清理干净。
确保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界面充分湿润,并涂抹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质量要求
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5降水泄压抗浮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原则
结合地下室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及结构特点,设计合理的降水泄压抗浮系统。
系统应具备高效、稳定、易维护的特点。
1
T/QGCMLXXXX—XXXX
主要组成
泄水减压装置:安装在地下室侧墙或底板上,用于引导并排出地下水。
集水坑与排水系统:设置集水坑,并配备潜水泵等排水设备,将排出的水收集并排至室外排水系统。
反滤层
在集水坑周边设置反滤层,防止泥土堵塞排水系统。
施工要求
泄水减压装置应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预埋套管工作应在侧墙或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完成。
集水坑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尺寸、位置及深度准确。
反滤层的材料、粒径及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时应层次分明,一次完成。
验收标准
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功能测试,确保泄水减压装置畅通无阻,排水系统工作正常。
检查集水坑、反滤层及排水管道的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6一体化系统实施与维护
实施流程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后浇带清理及降水泄压抗浮一体化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
按照施工要求,逐步完成后浇带清理、泄水减压装置安装、集水坑及排水系统施工等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确保各项施工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维护要求
定期对泄水减压装置、集水坑及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畅通无阻。
对潜水泵等排水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如发现系统存在故障或损坏,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7安全与环保
安全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灾、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环保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8验收与评定
验收流程
系统施工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后浇带清理质量、降水泄压抗浮系统功能及性能等。
评定标准
根据验收结果,对系统的质量、性能及安全性进行评定。
如系统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进行整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