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血管周围间隙的MRI表现附210例分析.pdf

发布:2019-07-19约9.3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医药 2009年第 49卷第 5期 ( ) 血管周围间隙的 MR I表现 附 210例分析 1 2 3 纪年尚 ,孙屹岩 ,王光彬 ( 1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 ,青岛城阳 266 109; 2 青岛市立医院; 3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 )   [摘要 ]  目的 分析血管周围间隙 PV S 的发生部位 、形态等影像学表现 。方法  选择 2 10 例经颅脑磁共振 ( ) 成像 MR I 检查显示有 PV S的患者 ,其中行磁共振增强扫描 75例 ,弥散加权成像 37 例 , CT扫描 39例 , CT增强扫 描 26例 。结果  PV S均为双侧多发 ,呈圆形或椭圆形 、点状 、条状或线状 ,边界清晰锐利 ; 多发生于前连合两侧 、近 大脑凸面半卵圆中心、脑干大脑脚 、极外囊 ,小脑齿状核旁白质少见 。MR I显示 PV S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 ,增强 扫描无强化征象 。结论  PV S见于任何年龄 ,好发于前连合两侧 、近大脑凸面半卵圆中心 、脑干大脑脚 ;呈条形或 线形 、圆形或卵圆形 ,绝大多数无占位效应 ,MR I信号显示与脑脊液信号一致 。   [关键词 ]  血管周围间隙;磁共振成像 ; CT扫描   [中图分类号 ]  R 81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2 266X (2009) 050094 02 ( ) ( )   血管周围间隙 PV S 是常见的磁共振 MR 征 mm 。直径 2 mm 者称为大 PV S。 象 ,可见于任何年龄 ,如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 。笔 2  结果 者报道 2 10例有 PV S表现的患者 ,并分析其发生部 2. 1 PV S发生部位  本组 PV S均为双侧多发 ,其 ( ) 位 、形态等影像学表现 , 以加深对 PV S 的认识 ,提高 中位于前连合两侧 203 例 96. 67% ,近大脑凸面 临床诊断符合率 。 半卵 圆 中心 185 例 ( 88. 10% ) , 大 脑 脚 78 例 ( ) ( ) 1 资料与方法 37. 14 % ,极外囊 57例 27. 14 % ,小脑齿状核旁 ( ) 1. 1 临床资料  选择 2003年 10 月 ~2008年 10 月 白质 2 例 0. 95% , 为大 PV S, 有轻度 占位效应 。 ( ) 三家医院行颅脑磁共振成像 MR I 检查有典型 PV S 2 a后随访未见明显变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