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老城片区)环境影响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淮北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老城片区)
建设单位(盖章):淮北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
编制日期:2018年8月5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PAGE 3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的名称,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淮北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老城片区)
建设单位
淮北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
法人代表
葛云露
联 系 人
邵明
通讯地址
淮北市人民中路316号
联系电话传 真
/
邮政编码
235000
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淮北市相山区内,具体范围为鹰山路以东、符夹铁路线以北、东山路以西、相山以南。
立项审批部门
淮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淮发改许可[2018]403号
建设性质
√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号
E4852 管道工程建筑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48064.68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24032.34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50%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20年1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随着淮北市老城区翻新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已不能满足城区发展要求,区内市政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水质恶化严重,对下游水体的水质和沿河地区的区内环境带来了不良后果。因此,为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完善水环境治理成果,根据《淮北市排水专项规划(2012~2020)》和《淮北市城区供水专项规划(2011~2020)》以及《淮北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4~2020)》等规划要求,结合区域排水设施现状,淮北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拟投资48064.68万元实施淮北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老城片区)。
本项目于2018年8月16日取得淮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的《淮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关于淮北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老城片区)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淮发改许可[2018]403号),原则上同意建设该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需对该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 部令第1号),本项目主要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新建管道总长约81.39km,属于“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中的“175城镇管网及管廊建设(不含1.6兆帕及以下的天然气管道)”,属于“新建”,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建设方委托苏州市环科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现场踏勘,完成了《淮北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老城片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现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
2.项目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淮北市老城片区内,具体范围为鹰山路以东、符夹铁路线以北、东山路以西、相山以南,区域面积3.8km2。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3.建设内容
本项目新建管道总长约81.39km,主要内容包括雨水管道32km,设计管径d500;雨水立管de110;污水管道45.69km,设计管径d300-d800;疏通清理现状管道约3.7km。详见表1。
表1 雨污分流工程内容及规模一览表
名称
工程内容
疏通清理现状管道
总长度3.7km
雨水管道
雨水工程长度32km,设计管径d500;雨水立管de110
污水管道
污水工程长度45.69km,设计管径d300~d800
4.区域现状排水概况
根据《淮北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淮北市的主要防洪河道有王引河、洪碱河、萧濉新河、闸河及龙岱河,主要排水河道有岱河下段、老濉河等。其中,岱河下段、老濉河贯串市区,由于其上游已被截源,故主要承担当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