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媒体教学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第四章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节能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基金筹措
第九章 项目建设机构及管理
第十章 财务评价
第十一章 工程招投标
第十二章 社会影响评价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一、项目名称:
某某学院多媒体教学大楼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
某某学院
建设地点:
某某学院校内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一、教育部、建设部、国家计委:《建设标准》和有关规定;
国家及省市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
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总体规划、有关本项目建设方案设想及基础资料委托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场地和建设条件
建设规模
工程方案
环保节能
实施计划与进度预测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某某学院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在校生急剧增加,现有场所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某某学院为进一步落实新时期教育方针,改善教学设施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科研、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满足教学的需要,决定建一座五层多媒体教学大楼。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我市有关政策和城市规划,对盘活国有土地资源、提升学校学生学习环境和氛围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落实了市政规划,促进了大学校舍建设,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从经济效益上看,项目可以达到收支平衡,财务上可行。从社会效益上看,做好大学校舍建设和大学高等教育工作,是推进全市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及创新工作,夯实基础,教育大厦才会牢固,社会效益良好,所以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 建设单位简介
某某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现占地1191亩,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300万元,校内实验实训室、车间109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1个;图书馆馆藏图书近100万册,中外文报刊1060余种。 学校现有教职工826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68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76人;学校现有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传媒与现代艺术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基础教学部9个教学单位。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42个本、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992名。 学院先后荣获“中国教育诚信、管理、质量AAA级高校”、“河南省优秀普通高等院校”、“河南省高等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某某学院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在校生急剧增长,现有教学楼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根据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现实情况的需要,学校经过研究决定,拟在某某学院校内,现有科苑北侧,勤政苑西侧新建一座多媒体教学楼,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和法律的要求
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以及明确规定这一方向的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决定的。一定社会的教育同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和军事竞争,实质上是智力和人才的竞争,因而也是教育的竞争。无论就增强经济、科技、军事的实力,还是就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邓小平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