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2015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发布:2017-01-28约4.1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2015初三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①分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种类 ③原子的数目 ④原子的种类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2.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雨水 D、自来水 3. 3.2克某化合物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8.8克、水7.2克,则该化合物( )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一定含C、H两种元素,可能含O元素 C、一定含C、H、O三种元素 D、一定含C、O两种元素,可能含H元素 4.某有机物R,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 点燃 CO2+3H2O,则R的化学式是( )A、C2H6 B、C2H6O C、C2H4 D、C2H4O 5.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 ③加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 ⑥验满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6.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 (C14 H12O3)的说法错误的是( )相对原子质量: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1 2:3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8、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 A.煅烧石灰石 B.点燃木炭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碳酸分解 9、下列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有氧气分子 D.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0、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 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1. “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12.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了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等。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D.提倡乘坐公交车、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3.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 ) A.CO B.CO2 C.CH4 D.C 14.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下列气体中大家关注的温室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15.遵义市从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季持续干旱,政府组织实施了人工降雨。下列可作为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A.干冰 B.食盐 c.木炭 D.酒精 1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 B.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C.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 D.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17、已知反应A+B=C+D ,且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2.8g,则消耗的反应物B的质量为( )g A 1.6 g B 1.2 g C 0.3 g D 0.9 g 18.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 + O2 点燃 CO2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