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背景下逮捕社会危险性审查研究--以F省S市人民检察院为样本.pdf

发布:2025-01-01约5.19万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内容摘要

2021年4月,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提出了“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

策。在其影响下,司法机关的逮捕社会危险性审查活动有了较大进步,逮捕措施

的适用更加理性,但应该看到,新司法政策的效用没有完全释放,逮捕工作中积

累已久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逮捕社会危险性审查工作仍需要进一步科学化。有

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考察“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出

台前后逮捕社会危险性审查工作的变化,发掘现存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以此

为基础探索完善的路径。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少捕慎诉慎押”的

刑事司法政策出台以来逮捕社会危险性审查的具体实践情况,笔者主要采取检察

官访谈、访问内部系统、检索批捕文书、收集典型案例的方式,了解S市的逮捕

社会危险性审查情况,并整理成数据进行研究。经过考察发现,“少捕慎诉慎押”

的司法政策实施以来,逮捕的适用更加谨慎,包括:逮捕社会危险性成为逮捕适

用最关键的因素、逮捕社会危险性说理侧重点有了明显的变化、认罪认罚制度因

其普遍适用的原因而不足以甄别被追诉人的逮捕社会危险性,但在纵向上存在梯

度式的区别对待、审查工作的证据与证明环节建立起了常态化的证明机制。

第二部分考察了逮捕社会危险性审查实践存在的问题,通过检索与访谈,当

前逮捕社会危险性审查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构罪即捕与构刑即捕的现象仍然存

在;第二,逮捕社会危险性的审查工作缺少细化的标准;第三,逮捕社会危险性

相关证据形式不够规范;第四,律师参与程度不足。

第三部分是对逮捕社会危险性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此部分

的实证素材来源于对检察官的访谈、对逮捕社会危险性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及案例

的收集总结。现有问题主要有如下成因:第一,我国特色的侦查构造催生出逮捕

异化的现象;第二,社会危险性审查缺乏细化标准;第三,未形成明确统一的证

据收集机制;第四,审查批捕程序的相对封闭。

本文第四部分针对逮捕社会危险性审查出现的问题提出现实可行的改革方

案。第一,应当以新司法政策出台为契机破除以往的认知惯性,解决逮捕异化问

题;第二,应当构建起科学的社会危险性证明方法;第三,应当完善逮捕社会危

1

险性的证据供给机制;第四,应当建立准诉讼化的逮捕审查机制;第五,应当完

善逮捕社会危险性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少捕慎诉慎押;逮捕社会危险性审查;社会危险性证明

2

Abstract

InApril2021,theCentralCommitteefortheRuleofLawputforwardthe

criminaljusticepolicyoffewerarrests,morecautiousprosecutionsandmoreprudent

detentions.Underitsinfluence,thejudicialauthoritieshavemadegreatprogressin

thereviewofthesocialdangerousnessofarrest,andtheapplicationofarrestmeasures

hasbecomemorerational.However,itshouldbenotedthattheeffectivenessofthe

newjudicialpolicyhasnotbeenfullyreleased,andthelong-accumulatedproblemsin

arrestworkhavenotbeenfullyresolved.Inviewofthis,thispaperexaminesthe

changesinthereviewofthesocialdangerousnessofarrestbeforeandafterthe

introductionofthejudicialpolicyoffewerarrestsandprudentprosecutionand

cautiousdetentionthrou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