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移动通信实验五 FH-CDMA(跳频码分多址)移动通信16.doc

发布:2018-07-03约2.5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黄银波 学号 20123100029 专业 通信工程 年级、班级 12级7班 课程名称 移动通信 实验项目 FH-CDMA移动通信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时间 2015.6.11 实验指导老师 曹鹏 实验评分 实验五 FH-CDMA(跳频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实验步骤 1.设置综测仪为FH-CDMA工作方式(按K1至NECH灯亮,再按K4使K4灯亮),TRX-BS及TRX-MS的工作频道按表5-3以15跳/秒速率随机跳变,工作方式控制面板上信道(CH)号数码管实时显示TRX-MS的信道号;打开发射机TX-BS(K6置ON,K7置BS,BS测量面板TX绿灯亮),加上内部调制数字信号D1(K9置INT)。 2.反复按K4键,系统循环步进处于表5-4所示二种子工作方式之一。 表5-4 FH-CDMA通信子工作方式(NECH灯常亮) 子方式序号 K4灯指示 子工作方式 闪速 占空比 1 1Hz 0.1 同地址(收发两端都用表5-3中0号序列)同步FH-CDMA 2 1Hz 0.9 不同地址(收发两端分别用0及11号序列)FH-CDMA 3.双踪示波器二个通道都设置为DC、2V/DIV~5V/DIV,分别观测TX-BS及RX-MS的锁相频率合成器环路控制电压uct及ucr;置内触发方式;扫描速度调至足够慢。 uct: ucr: 4.反复按K4键,K4灯闪亮的占空比为0.1或0.9循环切换。当占空比为0.1时,可观测到二套收发信机uc同步随机跳变,即同地址同步跳频;当占空比为0.9时,可观测到二套收发信机uc以不同方式随机跳变,即不同地址跳频。 5.将双踪示波器置外触发方式,外触发输入接至综测仪MS测量面板TRIA端;扫描速度调至10ms/DIV。 按K4键,当K4灯闪烁占空比为0.1即收发两端同地址同步跳频时,测量得到收端AFO波形如图5-5所示。由图可见,在锁相环捕捉过程中频率不断变化,还未锁定于额定值,收发两端频率不相等,收端收不到发端射频信号,AFO输出一片噪声直至环路锁定为止,之后发端才开始发送数椐至收端。在收发两端同地址同步跳频时,若收发天线距离足够小,接收信号足够强时,接收端显示接收信号频率。 当K4灯闪烁占空比为0.9即收发两端不同地址跳频时,收发两端频率总不相同,接收端总是接收不到发端射频信号,AFO输出恒为一片噪声,并且无接收信号频率显示。 在收发两端同地址同步跳频时,将示波器一个通道接至收端AFO,另一通道顺次接至发端uct及D1,以收端AFO为时间参考,在同一座标纸上记录发端uct、D1及收端 AFO波形,得到同步跳频工作过程图。 发端uc及收端 AFO波形: 发端D1及收端 AFO波形: 6. 将双踪示波器扫描速度调至2ms/DIV。当K4灯闪烁占空比为0.1时,接收端DK输出发端调制信号(D1循环重复)。将示波器一个通道接至发端D1,另一通道顺次接至收端AFO、DK1、DK2、CLK(上升沿有效)、DK,以发端D1为时间参考,顺次测量并在同一座标纸上记录发端D1及收端AFO、DK1、DK2、CLK、DK波形。或者按信号流向从D1至AFO、DK1、DK2、CLK、DK,双踪示波器两个通道同时测量两个相邻信号,先在座标纸上记录前面一个信号波形(或前一次测量已记录),再以前一个波形为时间参考记录后面一个信号波形,依此类推顺次测量记录所有信号波形。得到同步跳频数椐传输处理波形图。 五、实验报告内容 1.整理实验记录,画出图5-3所示FH-CDMA系统在同地址同步FH-CDMA工作方式下,工作过程图及数椐传输处理波形图,结合不同地址FH-CDMA工作方式下接收端接收不到发端信号、AFO输出恒为一片噪声的情况,说明FH-CDMA的基本工作原理。 实验数据分析: (1)收发两端同地址同步跳频时收端AFO波形 (2) 发端D1及收端AF0的对比波形:(上:AF0?,下:D1)。发端D1经 过调制以及解调之后得到收端图形AF0。 (3)发端D1以及收端DK1的对比波形(上:D1,下:DK1)。其中,DK1为AF0整波变换后得到的波形,与发端D1波形相比,有一定的延时。 (4)发端D1以及收端DK2的对比波形(上:D1,下:DK2)。其中,DK2为DK1通过一个积分电路后得到的波形。 (5)发端D1以及收端CLK的对比波形(上:D1,下:CLK)。 (6)发端D1以及收端DK的对比波形(上:D1,下:DK)。其中,DK为接收端解调后的波形。由图知,D1与DK波形基本一致,但DK相对于D1有一定的延时。 FH-CDMA的基本工作原理: 先选择一组正交跳频码,然后为每个用户分配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