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企改革总结归纳.ppt

发布:2018-04-14约1.88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有企业的性质 国企改革的路径 改制案例及内在逻辑 (未完成议题) ;;从市场里的企业到中央计划经济 “大公司内部的有计划与全社会的无政府” 超级国家公司 二十世纪的检验 国有企业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环境 国企能够进入市场吗? 要改变哪些制度特征? 变迁的路径与难点? ;国企的起源与性质;国有经济的名与实;私产在法律上被消灭,但在事实上依然存在 传统国企不断寻求合法私产的替代品 战争动员+革命热情 严密国家计划 干部的“等级特权” “物质刺激” 政治运动(社会歧视) 在计划体制内的管理改革 利别尔曼计划 利润挂帅 行政性放权 ;中国改革:把国企推入市场;价格改革,还是产权改革? CCER成立后的第一场辩论 价格信号与行为主体 相对价格引导资源配置 “软预算约束” 政府怎么给企业硬的约束? “所有定价问题都是产权问题”(Alchian) 在政府看来是“放开价格”,对企业来说就是“谁有权定价”? 价格双轨制,其实就是产权的双轨制 殊途同“难” 在市场的作用下,企业控制权逐步移到国企经理手中 新问题:怎样激励并约束企业控制权?;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国企的产权改革;案例1:埃通公司经理参股(1) 背景 国有纺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扭亏还是破产? 1996-97年的上海纺织业 全行业55万职工,已下岗了28万,500家工厂停了一半; 背水一战:“无情调整、有情操作” 试验经理竞争上岗、风险抵押、年薪制, 上海远东纺织机械厂,1995年前国家最好的纺机制造商,缺乏市场能力却已进入市场; 吴玲玲;案例3:联想集团 科学院(国家方)对联想的投入 20万人民币开办费(来源于计算所预算外收入) 继续使用计算所的资源 使用名号:“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20平方米传达室 可招募计算所人员,不用可退回计算所;保留被公司招用人员的工资/福利/职称以及晋升机会等(1984/10:11人(人均月薪97-115元) 公司员工可使用原来的办公室、电话、传真等设施 无偿使用计算所的科研成果 汉字系统 LX-80, 拥有联想功能的计算机汉卡,该系统已研究了10年,耗资60万元人民币 信用: 以计算所名义向银行借款,由科学院开发局提供担保 1985年科学院批了20万美元的外汇额度,用于进口关键配件 实行新体制:由联想控制财务、人事和业务决策,成为“无上级企业” ;柳传志为首的创业团队对联想的贡献 寻找市场机会 尝试性的市场活动和资金积累 把科技成果转变为市场需要的产品 LX-80汉卡的批量生产和升级研发 直接进口PC加装联想汉卡 市场营销 1985年计算机展销会,卖出第一块联想汉卡(3500倒卖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裤衩和电冰箱 倒卖彩电(被骗14万) KT8920大型计算机的部分配套,获利60万元 中科院500台IBM微机的验收、维修、培训,70万元 为IBM北京中心做代理项目,毛利7万元 元)和55万元订单 承担风险 市场风险 体制风险(歧视性对待:许可证、关税、“走私”风波) 组织内部的冲突 定战略、选领军人物、带队伍 贸工技战略 海外进军三部曲:贸易公司-进入生产-上市; “国有民营”(法律上国有,企业家控制公司投资与经营),如何改制? 从规范利润分配入手 1992:投资基金(70%)分配基金(30%) ——科学院 65%; ——联想 35% 从“分红”到“分红权”,再到股权 中央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文件:“从近年国有资产帐面净资产的增加额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股权奖励给经营者和技术人员”; 基于控制权和分红权的股权改革(1997-2000) 联想集团 57%; 公众43% ——科学院65%; ——联想员工持股会35% ——35%特殊贡献者(15人) ——20%一般历史贡献(100多人) ——45%后来人 员工股权用1.6亿累积得联想分配基金购得; 对照研究 即使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国企的产权改革也一波三折 观念——“私有化禁忌” 利益——有没有“帕累托改善”这回事? 小环境很重要 案例 云南红塔山储时键案 科龙的遗憾 健力宝变局 ;国企改革的逻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