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初步设计.doc

发布:2017-02-21约2.8万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基本情况 5 第一节 自然条件 5 一、流域概况 5 二、地貌 5 三、土地、土壤 5 四、植被 7 五、水文、气象 7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8 一、人口与劳力 8 二、农村各业生产 8 第三节 水土流失和治理状况 10 一、水土流失状况 10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10 三、水土保持现状 10 第二章 建设目标、规模和工程总体布局 11 第一节 建设目标 11 一、治理水土流失目标 11 二、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11 三、发展农村经济目标 11 四、促进了当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12 第二节 建设规模 12 一、农村经济发展方向 13 三、各项治理措施的具体布设 14 第三章 工程设计 16 第一节 沟底防冲水土保持林造林设计 16 一、立地条件 16 二、设计 16 三、造林技术措施 16 第二节 水平沟整地设计 17 一、水平沟设计 17 二、技术要点 19 第三节 水土保持沙棘纯林造林设计 19 一、立地条件 19 二、设计 19 三、造林技术措施 19 第四节 水土保持山杏纯林造林设计 20 一、立地条件 21 二、设计 21 三、造林技术措施 21 第五节 水土保持山杏、沙棘混交林造林设计 22 一、立地条件 22 二、设计 22 三、造林技术措施 22 第六节 水土保持油松纯林造林设计 24 一、立地条件 24 二、设计 24 第七节 封禁治理设计 25 一、封育地点、范围及达到的目标 25 二、封育类型 25 三、封育方式 26 四、封育年限 26 五、封禁方法 26 第八节 人工补植设计 26 一、人工补植地点及范围 26 二、设计 26 三、造林技术措施 27 第九节 宣传牌设计 27 一、宣传牌设计位置 27 二、宣传牌设计 27 第十节 宣传碑设计 28 一、封育区宣传碑的作用 28 二、封育区宣传碑设计 29 第十一节 沟头防护工程典型设计 29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计划 41 第一节 施工组织设计 41 一、施工组织形式 41 二、主要材料来源、数量、质量 41 第二节 实施计划 43 一、各项治理措施和劳力分配情况 43 二、年度工程进度安排 43 详见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实施的的计划横道图。 43 表4-3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进度安排表 43 表5.2 资金筹措表 47 表5.3 分部工程概算表 48 表5.4分年度投资表 49 表5.5 独立费用计算表 49 表5.6 单价汇总表 50 表5.7 主要材料、林草(种子)预算价格汇总表 50 表5.8 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 51 表5.9 主要材料量汇总表 51 第六章 效益分析 52 第一节 经济效益分析 52 一、分析计算范围 52 二、效益计算 52 一、减轻自然灾害效益分析 54 二、促进社会进步的效益分析 54 一、水圈生态效益 55 三、气圈生态效益 55 四、生物圈生态效益 56 第七章 项目组织管理 57 第一节 组织管理机构 57 第二节 组织管理措施 58 一、明确项目法人、治理措施的产权及管护责任 58 二、项目建设期管理办法 59 三、保证措施 61 第三节 技术保障措施 61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 一、流域概况 **流域位于**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北部,涉及察素齐镇**行政村。地理座标为东经111°06′40″~111°08′31″,北纬40°44′34″~40°48′17″。海拔高程在1084米~1731米之间,相对高差为647米。流域总面积9.98平方公里,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6.875平方公里,东西平均宽1.5公里左右,南北平均长6.6公里左右,形状近似为长方形。 二、地貌 流域地貌属土石山区。流域土地坡度组成为:坡度﹤5°的占2.40%,坡度在5°~15°之间的占24.40%,坡度在15°~25°之间的占28.06%,坡度在25°~35°之间的占40.13%,坡度〉35°的占5.01%。流域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沟壑密度达2.2公里/平方公里,地表起伏较大。 三、土地、土壤 (一)土壤类型 根据土壤普查资料,该流域土壤为灰竭土类,在山体中、上部的阴坡分布着少量淋溶灰褐土,局部山顶基岩裸露,土层较薄,含砾石或块石,分布着粗骨灰褐土。土壤质地以沙质壤土为多,多含砾石或块石。土层厚度〈30厘米的约占20%,多在高山阳坡,土层厚度〉30厘米的占80%,在中低山。有机质含量在3%~8%之间,全氮含量在0.45%~0. 5%之间,C/N(碳氮比)在10~14之间。 (二)土地类型 据实地调查统计,该流域的土地类型主要有农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