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中考复习课件:《电学-电流、电压、电阻和欧姆定律》ppt课件(57页)方案.ppt

发布:2016-12-19约1.08万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①使用前要弄清量程、分度值并调零;②要选择合适量程;③使用时要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④要等指针稳定时再读数值;⑤不能估计出电流值、电压值时可用试触法判断是否超过量程 相同点 2.电流、电压与水流、水压 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类比法”,例如:利用水波来类比光波。 类型一 电压及其测量 命题角度: (1)电压概念的理解以及电压表的使用; (2)“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的探究过程; (3)应用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来解答问题。 例1  [2011·南京] 在“探究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中用了如图18-1所示的某个电路,已知电阻R1=R2<R3,电压表V1、V2和V3的读数分别为 1.0 V、1.5 V和2.5 V。实验时的电路图应是(  ) 图18-1 B 类型二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命题角度: (1)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方法和过程; (2)通过生活实例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 例2  小明设计了如图18-2甲所示的电路图,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实验,分别在A、B间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U恒定,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 S 2L 镍铬合金丝 4 2S L 镍铬合金丝 3 S L 镍铬合金丝 2 S L 锰铜合金丝 1 横截面积 长度 材料 序号 (1)小明选择序号为________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图18-2 2和4 (2)他正确选择后,将电阻丝分别接入A、B间,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大于第二次的示数,说明第一次接入的电阻丝阻值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仪器及电路连接均正常),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继续用上述电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他选择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R1、R2所在位置,他只要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判断R1、R2的阻值大小。 较小 电源电压太小 电压表示数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因为导体电阻同时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实验时需要选取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来完成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关系的实验。根据电源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知,电路中电流越大,说明电阻越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可知,两端电压越高的电阻阻值越大。 类型三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命题角度: (1)通过实物图或生活实例考查滑动变阻器连接到电路中的方法; (2)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的电阻变化的综合应用。 (3)通过实例考查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保护作用; 例3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1)实验室中有一铭牌上标有“20 Ω 2 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如图18-3所示,若要把它其中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到电路中去,共有________种接法;“20 Ω”指的是________接线柱间的电阻值,“2 A”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8-3 3 A、B  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为2 A 图18-4 (2)现再给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18-4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时灯泡变暗。 (3)如果你还想知道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需在电路中再________联一个电流表,并增加________根导线。 如图所示 串 一 [解析] 如题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有三个接线柱,“一上两下”,因此它有三种接法,即AC、BC和AB;“20 Ω”指的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即AB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2 A”指的是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为2 A;按图示放置,若当滑片向右移时灯泡变暗,则说明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应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柱接入电路,再连接一个上柱;电流表需要串联接入电路中,所以再需要一根导线即可(可拆掉原有的一根接在电流表上)。 调光灯电路设计 利用滑动变阻器与灯泡设计调光灯有两种方案(如图18-5所示),分析图甲中通过移动滑片可直接调节灯泡由暗到亮,但不能使灯泡不发光;图乙中通过移动滑片可直接调节灯泡由灭到亮的过程,设计更合理。 图18-5 点评: 类型四 电路故障及分析 例4  【2012·眉山】如图1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