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科学课》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docx
《1走进科学课》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走进科学课》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设计思路
本课《1走进科学课》是科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教材的开篇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直观演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后续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发展合作学习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为后续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探究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观察、提问、假设、实验、结论。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难点:
1.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初步理解。
2.小组合作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沟通和分工。
解决办法:
1.通过示范实验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出问题、分享想法,教师适时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3.提供明确的角色分工指导,如记录员、观察员等,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合作。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实验瓶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2.课程平台:科学教学软件、网络教育资源平台。
3.信息化资源:科学教育视频、在线科学实验教程、科学图片和动画。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演示实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如彩虹、蝴蝶蜕变等,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吗?”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如天气变化、植物生长等。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结论。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科学家进行实验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互动探究:分组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植物生长、制作简易过滤器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并尝试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实验方案,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科学素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一份科学探究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要求学生与家长分享自己的科学探究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6.次数一
-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科学家们发现科学现象的故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迪生发明电灯等。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科学知识,如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天气变化等。
-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科学探究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科学家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探究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探究方法的实际应用。
-互动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简易指南针、观察植物生长周期等。
-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并尝试进行实验。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作业布置(约5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一份科学探究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要求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7.次数二
-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科学纪录片中的奇特现象,如火山喷发、极光等。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科学知识,如地球的结构、宇宙的奥秘等。
-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科学探究的伦理道德,如尊重事实、严谨求实、关爱生命等。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科学家在研究中遵循伦理道德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道德规范。
-互动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如何遵守伦理道德。
-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提出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