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脱硝逃逸氨对脱硫系统及环境影响分析研究.pdf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火电厂脱硝逃逸氨对脱硫系统及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通过由脱硝系统产生的逃逸氨对脱硫系统(WFCG)及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
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脱硫系统运行条件下和氨逃逸率均会影响排入大气的烟
气中的氨含量和脱硫废水中的氨氮含量;特别是氨逃逸率对其影响最大。在正常
操作条件下,当氨逃逸率超过0.85mg/Nm3,即在标准状态下1m3烟气(干基)中
所含氨量超过0.85mg时,烟囱的排放处不满足恶臭气体排放标准;脱硫塔排出
的废水中的氨含量超标,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满足排放标准。因此氨逃逸使得脱硫
系统排放的烟气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排放的烟气中NOx的含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火电厂通常采用烟气
脱硝工艺来控制。在烟气脱硝工艺中,通常采用具有良好选择性,较高效率和稳
定性的SCR脱硝工艺,即将NOx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转化为无害的
N2和水。
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维持较高的脱硝效率,加入的氨量超过了与NOx等摩
尔反应的理论值,导致过量的氨未能反应且随烟气“逃出”脱硝反应器,这种现
象被称为“氨逃逸”。
由于受粉尘、振动以及工程中在线仪表(CEMS)在测量氨逃逸方面的偏差,以
及测量环境的恶劣导致难以对氨逃逸量准确测定。当氨逃逸较高时,会导致运行
成本增加以及对锅炉烟气净化系统产生影响。逃逸的氨少部分以硫酸氢铵的形式
沉积在空预器和被飞灰带走,大部分的进入脱硫系统,因此以逃逸氨对脱硫塔以
及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及环境是否会产生影响进行了分析。
1火力发电厂锅炉尾部烟气典型工艺流程及氨逃逸量
脱硝反应器的逃逸氨会随烟气进入后续系统,会对后续空气预热器、除尘器、脱
硫塔等设备和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设计规定氨逃逸率小于
2.5mg/m3;但实际操作运行中,过量喷氨导致氨的逃逸率增大。研究以1000MW
机组的烟气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的氨逃逸率和脱硫系统的操作条件对环境的影响
进行了分析。不计入烟气中部分逃逸氨沉积在预热器和飞灰对其吸附的影响。进
入脱硫系统的烟气的数据见表1。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表11000MW机组烟气数据
2石灰石湿法脱硫工艺简介
石灰石-石膏湿法因适用煤种广,脱硫效率高,系统运行可靠,是现阶段实用的
烟气脱硫工艺。其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进入吸收塔的氨主要来自原烟
气和工艺水。
图1脱硫系统氨平衡
3脱硫塔系统氨平衡分析计算
进入脱硫塔中的氨:烟气带入的逃逸氨和工艺水带入;其中逃逸氨量以氨逃逸浓
度(氨逃逸率)计,即烟气(干基)在标准状态下1m3中所含氨的毫克量,单位为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mg/Nm3。由于脱硫塔的吸收液大部分在塔内循环,因此进入脱硫塔系统的氨在脱
硫系统内形成氨平衡分布体系。
进入脱硫系统的物质有:烟气、氧化空气、工艺水和石灰石浆液,其数据见表2
和表3。出脱硫系统的物料有脱硫后的烟气、脱硫废水和石膏。
表2福建石狮热电厂的脱硫系统的进料情况
表3脱硫系统气相中各组
进入脱硫塔系统的工艺水,某些项目会采用城市中水回用水和凝结水精处理氨化
运行下的处理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