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问题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环境会计问题论文
跨入新世纪,环境污染逐渐发展到空前严重的程度,并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环境会计开始成为国际会计界最热门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环境会计问题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会计问题论文篇1 浅议环境会计发展问题
摘要:由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也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了。最近,由于我国中东部好多城市出现了大范围雾霾,使得全国人民对我国的环境产生了进一步的担忧。人们希望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和工作。针对目前出现的环境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环境会计方面进行分析,以促使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以及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环境会计;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一、环境会计基本理论
随着当前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公众现在希望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反映考虑了环境影响后的财务数据,已达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因此,环境会计应运而生。
1.1环境会计内涵
环境会计也称为绿色会计,是由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学和会计学相结合产生的。总的来说,它是指以自然资源耗费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把改善资源环境当作目的,把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与会计学特有的方法相结合起来,用实物单位计量、货币计量或者用文字说明方式对人力资源、土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报告、考核其价值的经济管理活动。
1.2环境会计分类
从总体上看,环境会计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对于宏观环境会计,它考虑的是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如何建立,如何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纳入环境核算;而微观环境会计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来解决环境会计问题,所以它考虑的是企业的相关行为对外界环境带来的影响。
1.3环境会计基本假设
传统会计学的基本假设在环境会计中仍然适用,但环境会计也有其新的假设:
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当环境恶化时,作为环境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受到影响从而提出的一种制约条件,是指在保证生态环境不降级、自然资源不枯竭的前提条件下,依然可以持续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会计核算。
2.多元计量假设。它是指环境会计的计量可以用定性计量和定量计量相结合、计量的精确性和模糊性相兼容的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办法,使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更为客观真实地认知环境会计对象中的质和量这两个方面的规定。
二、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
对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动力的是《环境会计专题》,它是“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在2001年底举行的第一次专门研讨会中发表出来的。其中“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会计学会在2001年6月成立的。
我国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开始于葛家澍教授。1992年,他与李若山共同发表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可以算是我国有关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该文章对环境会计的产生、兴起及其原因,以及国际上有关环境会计的发展都做了相关的介绍,提出了一些对环境会计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提到了我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研究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带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
孟凡利在《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一文中提出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问题;在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题研讨会综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关于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意义与现状、分类、建议等等。许家林和蔡传里发表的文章――《在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中指出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环境会计,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会计分支,然而我国在环境会计这一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总的说来,到目前为止,当国外的环境会计研究已经处于完善发展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等阶段的时候,我国有关环境会计的研究仍然还在起步探索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及固定的实践模式。总结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过去的十年研究,并对未来的环境会计的发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三、环境会计发展问题
第一,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环境会计理论体系虽然有一定的成果出现,但是因为起步晚,所以还是无法提出具有适用性、操作性的理论体系。新兴的环境会计无法在有关环境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确认和计量标准。关于环境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同时其理论的缺乏,导致了环境会计的实务操作缺乏依据,更多凭借主观判断,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
第二,有关的法律法规问题。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相对完善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但是关于企业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比较少。许多的企业只是依照环境保护法进行简单的环境会计核算,有些企业甚至不参考这些法律,不进行有关污染的核算。相关法律政策的不健全,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