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导入新课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2015年山东卷)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1)湿,衣服沾湿,迷,迷失了归路。爽风夜露沾湿了衣服,行云书 卷,沙 溪上漂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描绘出一副夜间泛舟归来的清幽静逸的画面。 ?(2)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吧,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运用了闻鸡起舞的“典故”,既回应了上文思古之心,又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 学习目标: 1、理解考纲中对诗歌语言赏析考点的基本要求。 2、分析试题,明确试题的命题基本方式。 3、掌握解题技巧并能够规范答题。 炼字题如何解答? 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3分) (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解答高考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 一、从词性入手二、从描写对象入手三、从表现手法入手四、从表达效果入手五、从结构作用入手六、从文化知识入手 七、从文学常识入手八、从联想想象入手九、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入手十、从情感入手 答案(1)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2)①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鉴赏诗歌的风格 鉴赏诗歌的风格特色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鉴赏方法 1、品味整首诗歌的风格 2、了解相关知识 3、联系诗歌主旨 4、从多角度入手(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 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风格: 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风格 第二步分析特色: 结合诗中的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阐述作用: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概括风格-----分析特色----阐述作用 考纲解读 考点点击 1、(2013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 临 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