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erbB-2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查浸润性乳腺中c-erbB-2阳性对 HYPERLINK /focus/lc/ \t _blank 临床治疗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 HYPERLINK /cooperate/tu/yx/ss/index.shtml \t _blank 手术,浸润性 HYPERLINK /treatment/subject/cjb/fkcjb/ruxianai \t _blank 乳腺癌病例62例,统计其TMN分期, HYPERLINK /treatment/subject/az/ \t _blank 肿瘤直径,淋巴转移情况,ER/PR c-erbB-2情况。 结果? 42例c-erbB-2阳性中36例有淋巴转移,Ⅰ期6例,ⅡA22例,ⅡB14例。ER/PR均阴性22例;ER(+),PR(-)12例;ER(-),PR(+)8例。2例因肺转移死亡,6例骨转移。 结论? c-erbB-2是浸润性乳腺癌一独立的预后因素,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早,应着重全身性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已成为威胁妇女生命的主要肿瘤之一。20世纪70年代对乳腺癌的认识由局部 HYPERLINK /healthy/body/xjb/ \t _blank 性病变转为全身性疾病,治疗也由局部手术为主转为全身性综合治疗为主,使病人的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对于癌基因的研究有飞速地发展,特别乳腺癌细胞c-erbB-2表达是观察乳腺癌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以及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现结合我院情况报道如下,并对临床治疗进行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乳腺癌病人84例,对所有病人均行手术证实,其中按CNNC分类列为浸润性乳腺癌病人为62例,年龄分别为23~82岁,中位年龄为53岁,并且随访2年~2个月。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术后病理组织均采用福川迈达公司的试剂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同时检测肿瘤清扫淋巴是否存在转移性等,并给予记录备案,进行肿瘤分级。
2 结果
62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人中,经手术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28例,髓样性16例,小叶浸润癌10例,粘液性 HYPERLINK /treatment/subject/az/ \t _blank 癌症8例。其中癌细胞中存在c-erbB-2阳性病人42例中,存在淋巴结转移36例,淋巴结转移为1~9个,多灶性病变的病人为2例,ER/PR均阴性22例,ER(+),PR(-)12例,ER(-)PR(+)8例,Ⅰ期6例,ⅡA22例,ⅡB14例,术后病人均接受1~6次化疗,对ER阳性的病人接受为期5年的三苯氧胺治疗,在随诊中,2例因肺转移死亡,6例骨转移。肺转移病例中1例,在术后发现清扫淋巴结均为转移。同时检查胸片发现肺存在细小散在转移灶。
3 讨论
Ner-2/Neu(c-erbB-2)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之一,定位于人染色体17q21,编码分子量为18500的络胺蛋白P185,具有络氨酸激酶样活性,可促进细胞分裂和蛋白水解酶的分泌,使DNA的合成增加,癌细胞生长加快,并增加细胞的运动能力,从而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多数研究表明,内分泌治疗效果差,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率低。有人提出c-erbB-2高表达与瘤组织分级高、有淋巴结转移、分期晚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且表达越高,预后越差 [1] 。现对浸润性乳腺癌病人治疗提出以下设想,在发现可疑的乳腺病人应采用Core针进行诊断穿刺检查,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穿刺用粗针比细针好,前者获取组织不但得到诊断并能测得肿瘤标志物,而后者只能得到细胞才能明确诊断,而且阳性率为70% [2] 。在治疗前获取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如ER,PR,c-erbB-2,P53等为下一步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对乳腺癌细胞中c-erbB-2高表达病人,单纯手术治疗疗效差,着重于术前和术后的化疗。目前化疗方案中,含蒽环类的联合化疗明显优于CMF方案。有报道采用24h连续滴注5-Fu加表阿霉素治疗CR达60% [3] 。采用长春瑞宾加表阿霉素临床反应达79%(CR19.2%PR59.8%) [4] 。也有人报道采用2组不同化疗方案(对c-erbB-2有效化疗)交替化疗来提高疗效 [5] 。
采用抗c-erbB-2的药物赫赛汀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单用有效率为11.6%~21%,与PDD和CTX及泰素合用时有协同作用,与蒽环类、泰素帝合用有相加作用,但与蒽环类合用时对心肌毒性有加重可能 [6] 。
C-erbB-2阳性中ER、PR阳性率低,而ER阳性患者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