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实施细则4.0詳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弱电工程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03月
目录
第1章 综合布线系统 5
1.1 适用范围 5
1.2 操作工艺 5
1.2.1 工艺流程 5
1.2.2 操作方法 5
1.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1
第2章 门禁系统 12
2.1 适用范围 12
2.2 操作工艺 12
2.2.1 工艺流程 12
2.2.2 操作方法 12
2.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4
第3章 停车场管理系统 15
3.1 适用范围 15
3.2 操作工艺 15
3.2.1 工艺流程: 15
3.2.2 操作方法 15
3.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7
第4章 公共广播系统 18
4.1 适用范围 18
4.2 操作工艺 18
4.2.1 工艺流程 18
4.2.2 操作方法 18
4.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20
第5章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22
5.1 适用范围 22
5.2 操作工艺 22
5.2.1 工艺流程 22
5.2.2 操作方法 22
5.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27
第6章 对讲系统 28
6.1 适用范围 28
6.2 操作工艺 28
6.2.1 工艺流程 28
6.2.2 操作方法 28
6.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29
第7章 巡更管理系统 31
7.1 适用范围 31
7.2 操作工艺 31
7.2.1 工艺流程 31
7.2.2 操作方法 31
7.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2
第8章 有线电视和卫星接收系统 33
8.1 适用范围 33
8.2 操作工艺 33
8.2.1 工艺流程 33
8.2.2 操作方法 33
8.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40
第9章 防盗报警系统 42
9.1 适用范围 42
9.2 操作工艺 42
9.2.1 工艺流程 42
9.2.2 操作方法 42
9.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43
第10章 楼宇自动化系统 44
10.1 适用范围 44
10.2 操作工艺 44
10.2.1 工艺流程 44
10.2.2 操作方法 44
10.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2
第11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4
11.1 范围 64
11.2 操作工艺 64
11.2.1 工艺流程 64
11.2.2 操作方法 64
11.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3
第12章 系统集成 75
12.1 范围 75
12.2 施工工艺 75
12.2.1 工艺流程 75
12.2.2 操作方法 75
12.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81
综合布线系统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操作方法
器材检验
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及相关规范规定。应符合设计规定。
大对数电缆、光缆应进行测试,测试数据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管路敷设
参见相关管路预埋相关标准内容
盒箱预埋要求
参见相关盒箱预埋相关标准内容
线缆敷设
线缆、光纤的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
线缆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且与线缆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以免造成线缆的变形与损伤。
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
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线缆应分隔布放,且无接头。
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一般规定如下:
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 0.5 m~1m;
工作区为10 m~30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 3 m~5m;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经的 8 倍。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10 倍。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大于光缆外经的 20 倍。
采用牵引方式敷设大对数电缆和光缆时,吊挂线缆的支点间隔不大于线缆牵引端头。
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m/s。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
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 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应符合表 3-50 规定,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 -51 规定。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表示出房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