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笔迹鉴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方法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浏览次数:809 日期:2010年11月5日 10:17
摘要:
论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方法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熊道泉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210001)刘 进江苏省公安专科学校 (210012)
随着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实施及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在办理各类刑事、民事案件中对于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一些案件中涉及的文件已不满足于是否是同一人书写、是否同一印章盖印等基本要求,而是要求进行书写或盖印时间的检验,以作为明辨真伪、分清是与非、罪与非罪的依据。文件形成时间检验长期以来在文检界是一个比较疑难的检验项目,现阶段已被不断提出的检验要求所挑战。所以,文检界对于文件形成时间检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现阶段文件形成时间检验的主要方法 长期以来,广大文检、理化及其它相关专业人员为解决文件制成时间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虽未能将其全部解决,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在所限定的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能够检验部分文件的形成时间,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些方法从所确定的检验思路上可以分为以下二大类。1.1 确定文件形成时间上限的方法 它是指通过对与时间有关联的文件诸要素的时间上限进行检验,结合调研,确定文件形成最早时间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1.1 通过文字所载内容确定时间 通常许多文件中常常涉及到已发生或出现的人、事、物、地名等以用来说明问题,而这些人、事、物、地名等必定存在于时空的某一段,通过调查分析,就可以确定文件的上限。如某文件中涉及北约炸我南联盟使馆事件,则该文件必定成于1999年4月以后。1.1.2 通过文字、语言特色及书写格式等的演变确定时间 我国的文字、语言及书写格式等特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现代文字就历经三次汉字简化革新:1956年1月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500多个简化字被推广;1964年5月又公布《简化字总表》,一共收简化字2238个;1977年又公布试用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尽管该方案试用时间不长,但对社会影响也很大。当然这其中的许多字也都是从民间收集整理的,早已在一定范围流行,作为判断依据时应谨慎。另外,语言的时代特色也可成为判断文件形成时间的依据,如文革语言、网络语言等;文件的书写格式在1955年10月以前均为从右至左纵排,而在此后,则要求从左至右横排。对于这些特征及时间点的把握,有助于对时间跨度较大的文件形成时间进行检验、确认。1.1.3 通过印章启用时间及其后的变化特征确定印章盖印时间印章一经启用,则该启用时间就成为判断时间的依据。如在办理某一经济纠纷案件中,原告认为被告出示的一份落款日期为“93年12月”的文件系后补形成。经检验,该单位1993~1995年间换过印章,经调查,新印章系1994年5月4日启用,而在1993年12月的文件上却盖的是新印章,从而确定该文件系1994年5月4日以后形成的事实。另外,印章启用后,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并在不同时期的文件中表现出来,这些变化最具时间性的就是印章因磕碰、磨损、修补等原因造成局部破损特征和硬质颗粒被卡住或具有粘附力的块状印泥形成的疵点、斑块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出现,也可以成为判断文件形成时间上限的依据。1.1.4 通过纸张生产及印刷时间判断文件形成时间 纸张通常是文件的载体,通过对构成纸张的基本元素即“一浆三料”(纸浆、胶料、填料、色料)的种类、比例及纸张的物理特征和网痕、毯痕、纸病等进行检验,以确定被检纸的生产批次和日期,从而为文件的最早形成时间作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另一方面,书写纸往往是一种印刷有格线的纸,每一批次纸张的印刷版面、版式特征均有不同,而每一批次纸的出厂日期在印刷厂一般都有记载,通过对同版纸的同一认定,结合调查,就可以确定被检文件形成时间的上限。1.1.5 通过文字色料种类判断文件形成时间 它是指通过对书写、打印、盖印的文字色料如墨水、圆珠笔油、打印色带、印泥、印油等的种类、成分、配比区分,确定被检色料最早出现的时间,从而确定被检文件形成的时间上限的方法。如本世纪30年代出现强碱溶液墨水,40年代中期出现圆珠笔,50年代以后出现醇基圆珠笔油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延,同类型色料自身组成成分也会不断变化,这些时间点可以作为判断文件形成时间的依据。上述几种方法只能认定某份文件系何时以后形成,而对其以后时间无法检验,即它只能排除某份文件所落款日期在纸张、色料、印章、文字等生产、启用前的真实性。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带有很大的局限性。1.2 确定文字色料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方法 它是指通过理化的方法,确定文字色料等在纸张上随时间延续所表现出的在溶解度、成分、扩散性及其它特征上规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