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复习资料
《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复习资料
一、日本
1.明治维新
2..中国日安全困境及其出路?
3.简述民族性格对日本兴衰历史命运的影响。
①日本民族具有矛盾的性格,
②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所著《菊与刀》所言:“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③日本民族的岛国心态使近代的日本民众比较保守和自卑,武士道精神又容易使之刚勇偏激,文化的缺失又使之习惯于丛林原则,塑造了其只有强弱没有善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种特征集表现在武士道精神和近代“脱亚入欧”的外交战略中。
④日本的国民性是军国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从而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自强,战争侵略周边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也为日本走向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4.日本的耻感文化和德国的罪感文化有何不同?
一、世界格局
1.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期间,以美苏为主的两大阵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冷战”的核心是遏制苏联,是美国由战前的局部扩张转变为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开始。表现为经济制裁、贸易禁运、军事封锁和文化渗透。
2.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针对美国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这次危机持续了13天,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夺霸权、进行核讹诈和玩弄战争边缘政策所造成的。同时也是美苏以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手段进行的一次空前危险的对抗。
3.马歇尔计划
4.杜鲁门主义
5.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协定,从而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复习资料。1945年底,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战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该体系于1973年终结。
6.雅尔塔体系
7.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① 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两大阵营对抗;
②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出现分化、改组;
③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苏由激烈争霸走向关系缓和;
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崩溃。
⑤“冷战”后出现“一超多强”
⑥未来走向:多极化
二、朝鲜问题
1.名词解释:朝核问题
2.中国政府的立场: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3.为何中国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
三、苏联问题
1.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教训
2.匈牙利事件
3.欧亚经济联盟
4.休克疗法
四、中东问题
1.犹太复国主义
2.茉莉花革命
3.伊朗人质危机
4.巴以冲突的原因?
5.颜色革命
6. 为什么耶路撒冷被称为三大宗教的“圣城”?
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曾先后长期统治该城,其中犹太教500多年,基督教400多年,伊斯兰教1200多年。①传说耶稣受难地,基督教的圣墓教堂所在地;②犹太教圣殿唯一的残迹哭墙;③传说穆罕默德曾在此拴过马,阿克萨清真寺所在地。
五、中国外交
1.三个世界: 毛泽东把世界上的国家分成:第一世界:经济和国防很发达的国家,具体就是指美国和前苏联。第二世界:经济和国防比较发达的国家,以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如英国、法国、加拿大等等《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复习资料。第三世界:经济和国防相对落后的国家,毛泽东给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发展中国家”,以非洲国家为主的落后国家。
2.“一边倒”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 “另起炉灶”
5.邓小平对全球的“东西南北”战略判断
6.为何中国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7.简述习近平提出的“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七、恐怖主义和非传统安全
1..简述恐怖主义概念、产生的根源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