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doc

发布:2018-01-30约2.4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 姜迎红1 孙常青2 (1山东省乳山下初村镇卫生院 264501;2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158-02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临床治疗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根据受精卵种植的部位不同,异位妊娠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90%~95%)。 1.临床表现 1.1症状 1.1.1停经 输卵管壶腹部及峡部妊娠一般停经6~8周,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当月经延迟几日即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时,常被误认为月经来潮。 1.1.2阴道流血 常表现为短暂停经后出现不规则流血,量少,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色。部分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似月经量,约5%患者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 1.1.3腹痛 95%以上输卵管妊娠患者以腹痛为主诉就诊。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时,增大的胚胎膨胀输卵管,导致输卵管痉挛及逆蠕动,患侧下腹出现隐痛或胀痛。 1.1.4晕厥和休克 部分患者由于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入院时即处于休克状态,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快而细弱、血压下降。 1.2体征 1.2.1腹部体征 出血量不多时,患侧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出血较多时可见腹膨隆,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但压痛仍以输卵管妊娠处为甚,移动性浊音阳性。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而形成较大血肿,或与子宫、附件、大网膜、肠管等粘连包裹成大包块时,可在下腹部扪及触痛、质实的块物。 1.2.2盆腔体征 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少量血液,后穹隆饱满、触痛;宫颈举痛明显,有血液自宫腔流出;子宫略增大、变软,内出血多时检查子宫有漂浮感;子宫后方或患侧附件扪及压痛性包块,边界多不清楚,其大小、质地、形状随病变差异而不同。包块过大时可将子宫推向对侧,如包块形成过久,机化变硬,边界可逐渐清楚。 2 治疗 2.1大量内出血时的紧急处理 内出血多出现休克时,应快速备血、建立静脉通道、输血、吸氧等抗休克治疗,并立即进行手术。 快速开腹后,迅速以卵圆钳钳夹患侧输卵管病灶,暂时控制出血,同时快速输血输液,纠正休克。清除腹腔积血后,视病变情况采取以下手术方式。 2.1.1输卵管切除术 适用于腹腔大量出血,伴有休克的急性患者。一般施行患侧输卵管切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时可行子宫角部切除及患侧输卵管切除,必要时切除子宫。对侧输卵管有粘连、闭锁时可行输卵管分离术及伞端造口术。 在紧急情况或缺乏血源时,自体输血是抢救休克的有力措施。自体输血不会引起溶血、过敏、发热等反应。符合以下条件的腹腔血液方可回输:妊娠<12孕周、胎膜未破、出血时间<24小时、血液未受污染、镜检红细胞破坏率<30%。方法是每100ml回收血内加入3.8%枸橼酸钠10ml(或肝素600U)抗凝,经8层纱布过滤后输入。每回输400ml血液,应补充10%葡萄糖酸钙10ml。 2.1.2保守性手术 适用于要求生育的年轻妇女。伞部妊娠可行挤压术排出胚胎;壶腹部妊娠可纵形切开壶腹部,取出血块和胚胎,切口不缝合,称为造口术或开窗术;峡部妊娠可切除病灶,两侧断端行端端吻合术。 2.2无或少量内出血的治疗 对于无内出血或仅有少量内出血、无休克、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药物以甲氨蝶呤为首选。MTX是叶酸拮抗剂,能抑制四氢叶酸生成而干扰DNA的合成,使滋养细胞分裂受阻,胚胎发育停止而死亡。 适应证:①一般情况良好,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②盆腔包块最大直径<3cm;③血beta;-HCG<2000U/L;④超声未见胚胎原始血管搏动;⑤肝、肾功能及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⑥无MTX禁忌证。 治疗方案:①单次给药:剂量为50mg/m2,肌内注射一次,可不加用四氢叶酸,成功率达87%以上;②分次给药:MTX 0.4mg/kg肌内注射,每日一次,共5次。给药期间应测定beta;-HCG及B型超声严密监护。 用药后随访:①单次或分次用药后2周内,宜每隔三日复查beta;-HCG及B型超声;②beta;-HCG呈下降趋势并三次阴性,症状缓解或消失,包块缩小为有效;③若用药后第7日beta;-HCG下降>15%~le;25%、B型超声检查无变化,可考虑再次用药(方案同前)。此类患者约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