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_附件.ppt

发布:2018-09-09约7.06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 逊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前言 基层结核病防治应以健康为目的,需求为导向,全面开展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应及时进行功能定位、调整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从结核病人发现、疫情报告、转诊追踪、督导管理、疫点处理和健康促进等六个方面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有专职的医生负责结核病防治工作,按照本手册的要求,规范开展各项工作。 一 结核病报告 基层医生对发现的结核病病人和疑似病人要按照传染病防治工作所规定的时限和程序进行登记和报告。乙类传染病城镇于12小时以内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二 病人发现 第一节 肺结核病人的筛选 发现和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最有效措施。在保证病人获得较高治愈率的前提下,要加大病人发现的力度。基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咳嗽、咳痰三周以上的可疑肺结核病患者应给予痰涂片结核菌检查或/及胸部X线检查,对15岁以下儿童可辅以结核菌素试验。同时做好疑似肺结核病人登记,发现肺部阴影应记录检查结果。 筛查和发现的对象 (一)筛查对象 咳嗽、咳痰≥3周或有咯血或血痰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是肺结核病人的筛查对象。 (二)发现对象 1. 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是病人发现的主要对象。 2. 痰涂片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接诊程序 (一) 问诊 对因症就诊者、推荐或转诊来的初诊病人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就诊的原因,结核病症状、持续时间及病史。对推荐或转诊来的病人要保存其推荐信或转诊单。 (二) 填写“初诊病人登记本”  凡就诊的病人都要在“初诊病人登记本”上登记。 (三) 拍摄胸片  1. 所有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均填写摄片通知单拍摄胸片。不符合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有条件的单位可给予X线胸透,胸透异常者再拍片检查;无X线胸透条件的单位,经解释后告之到其他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无需进行痰涂片检查和X线胸部摄片。 (四) 痰涂片显微镜检查 1) 查痰对象:胸片检查有异常阴影(可疑活动性结核)者都要送痰作涂片显微镜检查。 2) 送痰要求:胸片有异常阴影者当日在门诊留一份“即时痰”标本,同时发给病人二个标记病人姓名的痰标本盒,嘱病人次日带“夜间痰”和“清晨痰”进行检查。医生在防痨宣传时,发现的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应要求其到结防机构就诊前留夜间痰和清晨痰各一份带到结防机构, 并于检查当时留一份“即时痰”。 3) 痰标本要求 医生或痰检人员应告诉初诊病人留取合格的痰标本的方法,保证其提供的痰标本是从肺深部咳出的粘性或脓性的痰。 即时痰:就诊当时咳出的痰液。 清晨痰:清晨咳出的第2口、第3口痰液。 夜间痰:送检前一日晚睡前咳出的痰液。 (五) 结核菌素(PPD)试验:儿童胸片检查异常、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或需与其它疾病鉴别诊断的病人,需做结核菌素试验。 (六) 肺结核病诊断要点 1. 涂阳肺结核病人:凡符合以下三项之一者为涂阳病人。 1) 初诊肺结核病人,直接痰涂片镜检2次痰菌阳性。 2) 1次涂片阳性加1次培养阳性。 3) 虽一次涂片阳性,但经病案讨论会或主管专业医师确认,胸片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变阴影。 2. 涂阴肺结核病人 1) 初诊肺结核病人,直接痰涂片镜检3次痰菌阴性。 2) X线胸片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  3) 具有咳嗽、咳痰、血痰或咯血、胸痛、胸闷气短、低烧等症状。  4) 5个单位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  5) 肺部病理标本(手术、纤维支气管镜检、肺穿刺等)经病理诊断为肺结核性病变。 注:诊断涂阴肺结核以1~2为主要指征,3~5为参考指征。 (七)结核病分型(1999年国家标准结核病分型) 原发性肺结核(简写为Ⅰ)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简写为Ⅱ) 继发性肺结核(简写为Ⅲ) 结核性胸膜炎(简写为Ⅳ) 其它肺外结核(简写为Ⅴ) 第二节 高发人群和重点人群的 监测 基层医生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社区内学生、暂住人口等重点人群定期进行主动监测工作,对密切接触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成员、同学、同事、邻居等接触者进行结核病检查。并做好资料的登记、统计和汇总。 1) 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必须做免费的PPD筛查,并做好资料的登记、统计和汇总。 2)高发人群: (1)移民、进入城市谋业的流动人口、来自结核病高发地区和国家的外籍求职者。 (2)儿童及青少年中结素反应强阳性者。 (3)结核病暴发流行的集体或人群。 (4)结核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免疫抑制剂治疗、矽肺、HIV/AIDS患者等。 3) 重点行业健检对象: (1)托幼机构职工及中小学教职工; (2)入伍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