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2概要.ppt

发布:2017-03-15约7.71千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信道的定义 两个地面站之间传送 距离:50 -100 km 地球 地面站之间的直视线路 微波传送塔 * 信道的定义 地面站 地球 地面站 * 信道的定义 二端对网络 多端对网络 * 信道衰落 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随机变化; (2) 信号传输的时延随时间随机变化; (3) 多径传播。 * 信道衰落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h b d 2 d d 1 q q h m * 信道衰落 码间干扰 多普勒效应 信道均衡 为一条直线 呈线性关系 * 本堂总结 通信系统简史 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 调制与解调 信道模型与均衡 参考书:John G. Proakis “Digital Communications” 4th Edition。 * 课程安排介绍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1) 数字通信原理(3) MAC和交换机原理(3) 网络路由协议原理(2) 传输层协议分析(2) 认知网络入门(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道编码 简单信道编码 分组码 卷积码 * 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 加法:f1(D)=D3+D+1, f2(D)=D+1 则 f1(D)+f2(D)=D3 乘法: f1(D)* f2(D)=D4+D2+D+D3+D+1 = D4+ D3 +D2 +1 除法: f1(D)/ f2(D) D2+D D+1 D3+ D+1 D3+D2 D2+D+1 D2+D 1 * 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 我们知道,系统码用多项式表示即为: A(D)=Dn-kM(D)+r(D) 编码的关键是求出r(D),而r(D)则要通过 来求解。 * 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 例:已知(7,4)系统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为g(D)=D3+D2+1,若信息码为1001,求编码后的循环码组。 解:信息码多项式为M(D) = D3 + 1, 其对应的码组为1001011 * 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 我们知道,发送码组多项式A(D)是多项式g(D)的倍式,如果经过信道传输后发生错误,接收码组多项式B(D)不再是g(D)的倍式,可表示为: 或写成:S(D)= rem[B(D)/g(D)] 其中S(D)是B(D)除以g(D)后的余式,是不大于r-1次的码组多项式,称为伴随多项式或校正子多项式。 * 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 例:已知(7,4)系统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为g(D)=D3+D2+1,试构成译码表。若接收码组 B = [1 0 0 0 1 0 1 ],求发送码组。 解:根据S(D)=rem[B(D)/g(D)],对码重为1的差错多项式E(D),求出相应的多项式S(D),将其对应结果列成译码表如下: 当接收码组无误时,E(D)=0,则S(D)=0。 本题给出的接收码组为:B = [1 0 0 0 1 0 1] E(D) D6 D5 D4 D3 D2 D 1 S(D) D2+D D+1 D2+D+1 D2+1 D2 D 1 * 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 接收码组多项式为:B(D)=D6+D2+1 伴随多项式S(D)为: 查表得到:E(D)=D5 由B(D)和E(D)可得到译码码组多项式: A(D)=B(D)+E(D)=D6+D5+D2+1 相应的码组为:A=[1 1 0 0 1 0 1] 由于是系统循环码,所以信息码组为: M=[1 1 0 0] * 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 由于循环码具有很强的检测能力,因此常用于CRC校验,目前已有四个国际标准: CRC-12: g(D)=D12+D11+D3+D2+D+1 CRC-16: g(D)=D16+D15+D2+1 CRC-CCITT: g(D)=D16+D12+D5+1 CRC-32: g(D)=D32+D26+D23+D22+D16+D12+D11 +D10+D8+D7+D5+D4+D2+D+1 * 信道和信源编码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是适应数字通信抗噪声干扰的需要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于19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