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案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doc

发布:2018-10-08约4.6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设计: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 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粮食,工业的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以鲁尔区为例讲解,首先是因为鲁尔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区,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和典型;其次,我国的许多工业区与鲁尔区类似,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均属资源型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鲁尔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分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从而能正确的进行知识迁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 2.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 在必修模块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 【教学重点】 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双层次问题导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美国的匹兹堡、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区、日本的九州,都曾经是工业重地。这些地区的制造业曾经支撑了国家经济的崛起,但重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以及煤铁资源的枯竭。如今,通过发展服务业、新兴工业、创意产业等方式,它们已成功地转型为新的金融城市、文化之都。 德国的鲁尔区可以说是它们中的成功典范。这节课,我们以“乱世崛起—中道衰落—华丽转型”三部曲来学习资源性城市如何发展。 【板书】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础把握】(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 鲁尔区位于_____________,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并逐渐发展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为核心的世界著名工业区。 鲁尔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四条运河,又有纵横交织的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管道,共同组成了一个综合而又完整的运输系统。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为本区发展_____________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区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承转】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的鲁尔区,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而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我们来看它如何在乱世中崛起。 乱世崛起 【探究活动1】 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回答下列各题。(这部分知识采用合作探究法。学生在通过阅读教材之后,先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然后分小组讨论,再让不同的学生代表讲述自己小组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其他同学临时补充,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 (1)结合鲁尔区示意图,描述鲁尔区交通区位优势,并分析莱茵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除上述因素外,其发展的有利条件还有哪些? (3)鲁尔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这些工业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案 (1)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莱茵河流域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域内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流量大而稳定,没有明显的枯水期;流域内落差较小,主要流经平原地区,通航里程长。 (2)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广阔的市场等。 (3)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这些工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特点。 【反思归纳】 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 具体体现 影响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离铁矿区较近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