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小结.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药的各种性能,都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概括药物作用的一种性质,因此一些药物的作用性质虽然相同,但其具体功效则不一定相同,其临床应用可能大相径庭。如同为性寒、味苦、主要归于肝经、作用趋向偏于沉降的药物,决明子主要用于清热明目,青黛主要用于清热解毒,赤芍主要用于化瘀止痛,槐花主要用于凉血止血,代赭石主要用于平肝潜阳,胆南星主要用于息风止痉……可见中药的性能不能单独指导临床用药。 同时临床用药时,只注重其某一种性能,或只将性味两种性能互参是不够的,必须将尽可能多的性能综合考虑,才能充分把握其个性特点,真正做到用其长而避其短。和四气一样,各种性能与功效均不是同一认识层次上的概念。功效是药物具体的防治作用,性能则是抽象的作用特性,并不代表具体作用。离开了功效,其相关的性能就很难有确定的意义。 各种性能之间,如性与味、性味 与作用趋向、性味与润燥等,虽有一 定相关性,其间并无必然的一致性; 同时各种性能又是同一认识层次上的 概括,因此不能将一种性能作为确定 另一性能的依据。 从认识和归纳过程来看,某药的某一性能,往往只是以一种(或部分)功效为依据的。当其上升为一种理论指导临床用药时,不能将其视为该药所有功效的特点。如麻黄的辛散升浮,主要与其解表功效相关,并不反映其利尿作用的基本特点。冰片的辛而微寒,亦不一定能反映其开窍和止痛的特点。这是学好用活中药性能理论的正确认识方法。 最初对药物各种性能的确定,都是以患者服药后的治疗效应或不良反应为依据的。但现在我们学习中药的时候,一般只需结合其功效主治,去理解和掌握其性、味和归经等性能。这样可以事半功倍,优于死记硬背性能的学习方法。至于毒性,则必须加以特殊的记忆。但在日后的临床用药实践中,还应加强对患者服药后各种反应的观察,以便对有关药物的性能进行必要的补充或修正。 * *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