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量经济学论文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研究
班级:金融八班
姓名:张艳淑
学号:201119181404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摘要:本文中的收集数据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使用了eviews5软件进行计算统计整理,对我国1993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检验,最终的出相关结论。
关键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总收入,t检验,F检验,,多重共线性
经济理论论述和研究目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繁荣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Y X1 X2 X3 X4 1993 2577.4 35260.0 35333.9 33173 2583.2 1994 3496.2 48108.5 48197.9 34169 3502.3 1995 4283.0 59810.5 60793.7 35174 4288.1 1996 4838.9 70142.5 71176.6 37304 4844.8 1997 5160.3 78060.9 78973.0 39449 5188.5 1998 5425.1 83024.3 84402.3 41608 5458.3 1999 5854.0 88479.2 89677.1 43748 5888.8 2000 6280.0 98000.5 99214.6 45906 6295.9 2001 6859.6 108068.2 109655.2 48064 6907.1 2002 7702.8 119095.7 120332.7 50212 8177.4 2003 8472.2 134977.0 135822.8 52376 9061.2 2004 9421.6 159453.6 159878.3 54283 10128.5 2005 10493.0 183617.4 184937.4 56212 11320.8 2006 11759.5 215904.4 216314.4 58288 12719.2 2007 13785.8 266422.0 265810.3 60633 14908.6 2008 15780.8 316030.3 314045.4 62403 17067.8 2009 17174.7 340320.0 340902.8 64512 18858.1 2010 19109.4 399759.5 401512.8 66978 21033.4 2011 21809.8 468562.4 473104.0 69079 23979.2 2012 24564.7 516282.1 518942.1 71182 26959.0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普通最小二乘估计
由图可知四个解释变量的估计值分别是—0.005377,0.011676,0.017362,0.733667,X2,X3,X4的估计值都处于0到1之间,数项的估计值也为正数,所以除去X1外其余估计值的经济含义是合理的,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估计值为
13119.12
简单方程的回归结果
Y=107.894-0.005377+0.011676+0.017362+0.733667
(0.3573) (-0.2271) (0.5092) (1.4811) (6.9020)
=0.99975 =0.999683 F=14972.03 D.W.=0.924702
1,模型的经济意义,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0.99975,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的99.975%可有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年末总人口,城镇居民总收入的变化来解释,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给定95%的置信区间自由度为n-4的临界值=2.131,且斜率满足在0到1之间符合经济理论中的边际收入倾向,表明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元,城镇年末总人口每增加一人,城镇居民总收入每增加一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会增加0.99975元。
(二),统计检验1,拟合优度检验
由表中数据可知=0.99975 =0.999683,这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表明在1993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其他四个变量解释。2,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1)F检验,对于给定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