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网络课设ip数据包捕获.docx

发布:2018-12-15约1.02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网络编程实践报告 _2014_—_2015_学年第_1_学期 题 目: IP数据包捕获 学 院: 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 网络工程2班 学 号: 120205021015 2015年 1月 4 日 IP数据包捕获 摘要 摘要:IP数据报的内容体现了网际互联层的网间协议的协议机制。解析IP数据报,对把握网络的运行情况以及协议机理都很有帮助。很多具体应用也与此紧密相关。在VC++环境下用套接字进行编程,实现了对网络节点上的数据报的捕获,并对其中各个参数域进行了解析。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演示。 关键词:IP数据报;VC++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1 第一章 相关背景知识与相关技术 PAGEREF _Toc307754401 \h 1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3 1.1 背景知识 PAGEREF _Toc307754403 \h 2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4 1.2 开发环境的术介绍 PAGEREF _Toc307754404 \h 2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4 1.3 网络编程技术介绍 PAGEREF _Toc307754404 \h 2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2 第二章 总体设计 PAGEREF _Toc307754402 \h 2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3 2.1 模块化设计总方案 PAGEREF _Toc307754403 \h 2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4 2.2 模块功能设计 PAGEREF _Toc307754404 \h 2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5 第三章 详细设计 PAGEREF _Toc307754405 \h 3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6 3.1数据结构设计 PAGEREF _Toc307754406 \h 3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7 3.2 模块接口设计 PAGEREF _Toc307754407 \h 3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8 3.3 模块实现设计 PAGEREF _Toc307754408 \h 3 HYPERLINK \l _Toc307754409 第四章 调试与测试 PAGEREF _Toc307754409 \h 4 HYPERLINK \l _Toc307754410 4.1 调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PAGEREF _Toc307754410 \h 4 HYPERLINK \l _Toc307754411 4.2 测试过程与结果 PAGEREF _Toc307754411 \h 4 HYPERLINK \l _Toc307754412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07754412 \h 5 HYPERLINK \l _Toc307754413 心得体会 PAGEREF _Toc307754413 \h 6 相关背景知识与相关技术 1.2背景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网络技术队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章在介绍网络形成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网络定义、分类与拓扑构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对网络的应用、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探讨,以帮助人们对网络技术与应用有一个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IP数据包作为网络层的数据必然要通过帧来传输。一个数据包可能要通过多个不同的网络。每一个路由器都要讲接收到的帧进行拆包和处理,然后封装成另外一个帧。帧的格式与长度取决于网络所采用的协议。从网络层—数据链路层来看,由于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为65535B,那么它所使用的网络的数据链路层最大传输单元的长度为65535B,那么传输的效率一定会很高。但是实际上大量使用的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长度都比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短。以太网的MTU长度为1500B,它远小于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因此,使用这些网络传输IP数据包时,要对IP数据包进行分成若干较小的片濑传输,这些片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数据链路层MTU的长度。 1.2开发环境技术介绍 本系统前台采用 Microsoft公司的 Visual C++6.0作为主要开发工具;该系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