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6-ACL原理与操作..doc

发布:2017-01-19约4.6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沙学院教案 编 号:2010-txw- lyjh-6 课时安排: 3 学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实验六 ACL原理与操作 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如下技能: ACL设计原则和工作过程; 定义标准ACL; 应用ACL; 标准ACL调试。 教学重点、难点: 应用ACL是重点,标准ACL调试是难点。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含引入新课、中间组织教学以及如何启发思维等) 一、实验拓扑 图6-1 ACL原理与操作实验拓扑 本实验拒绝PC2所在网段访问路由器R2,同时只允许主机PC3访问路由器R2的Telnet服务。整个网络配置EIGRP保证IP的连通性。 二、实验步骤 (1)步骤1:配置路由器R1 R1(config)#router eigrp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0.0.0. 255 R1(config-router)#network 55 R1(config-router)#network R1(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2)步骤2:配置路由器R2 R2(config)#router eigrp 1 R2(config-router)#network 0.0.0. 255 R2(config-router)#network R2(config-router)#network R2(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R2(config)#access-list 1 deny 55 //定义ACL R2(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any R2(config)#interface Serial0/0/0 R2(config-if)#ip access-group 1 in //在接口下应用ACL R2(config)#access-list 2 permit R2(config-if)#line vty 0 4 R2(config-line)#access-class 2 in R2(config-line)#password cisco R2(config-line)#login (3)步骤3:配置路由器R3 R3(config)#router eigrp 1 R3(config-router)#network 55 R3(config-router)#network R3(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技术要点】 ACL定义好后可以在很多地方应用,接口上应用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常用应用包括在route map中的match应用(第21章介绍)和在vty下用”access-class”命令调用,用来控制Telnet的访问; 访问控制列表表项的检查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并且从第一个表项开始,所以必须考虑在访问控制列表中定义语句的次序; 路由器不对自身产生的IP数据包进行过滤; 访问控制列表最后一条是隐含的拒绝所有; 每一个路由器接口的每一个方向,每一种协议只能创建一个ACL; “access-class”命令只对标准ACL有效。 4.实验调试 在PC1网络所在的主机上ping ,应该通,在PC2网络所在的主机上ping ,应该不通,在主机PC3上Telnet ,应该成功。 (1)show iop access-lists 该命令用来查看所定义的IP访问控制列表 R2#show ip access-lists Standard IP access list 1 10 deny ,wildcard bits 55(11 matches) 20 permit any (405 matches) Standard IP access list 2 10 permit (2 matches) 以上输出表明路由器R2上定义的标准访问控制列表为”1”和”2”,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匹配条件的数据包的个数,可以用”clear access-list counters”命令将访问控制列表计数器清零。 (2)show iop interface R2#show ip interface s0/0/0 Serial0/0/0 is up ,line protocol is up Internet address is /24 Broadcast address is 55 Address determined by setup c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