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 【作 者】任宏/冯迎宾 【原文出处】改革 【原刊地名】重庆 【原刊期号】200405 【原刊页号】80~85 【分 类 号】F2 【分 类 名】农业经济导刊 【复印期号】200503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 400045) 【内容提要】农民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民问题主要指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以及农民进入城市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形成的根源——农民的“非自愿”进城和农民的贫困。彻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对策,应以市场化为导向,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通过赋予农民土地永久承包权、物化农民土地使用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盘活农村具有“巨额”潜在价值的土地资产。 【摘 要 题】农村城市化 【关 键 词】城市化/农民问题/土地制度/农地制度 【参考文献】????[1]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2]杨小凯:《中国土地所有权私有化的意义》,http:///经济学论坛/专家论坛/杨小凯,2001年????[3]SEN AMARTYAK.,Poverty and Famines:An Essay on Entitlement and Depriv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4]索托:《资本的秘密:为什么资本主义在西方获胜而在其他地方遭到失败》,(纽约)矮脚鸡丛书公司出版,2000年????[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6]黄祖辉 汪辉:《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7]赵燕菁:《制度变迁·小城镇发展·中国城市化》,《城市规划》2001年第8期 ????城市化是指以人口稀疏、空间上相当均匀遍布、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成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注: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城市化无疑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城市化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向城市流动,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要素将重新优化配置,利益格局将重新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农民生活方式也将随之改变……????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座座整齐划一的工业园区建立推出;一条条纵横连接的高速公路拓展延伸……这些都展示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然而,经济的迅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城乡的共同繁荣,城乡差距在城市的高速发展中越来越大。农民在城市化运动中成为新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不断受到侵害,同时也滋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表现???? (一)大量的“失地”农民生活无保障????中国是农业大国,近9亿人口是农民,农民赖以生存繁衍的是土地。然而,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农村特别是城郊地区,一块又一块农田正在迅速消失。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加入“失地”阵营,据在16个省的调查,2000~2001年共征地246.9万亩,其中耕地171.4万亩,失地农民236万人,大体上每征用一亩地就会造成1.4人失去土地。可以推算,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群体将达到1.1亿人。????长期以来,对被征地人员的安置,一般采取企业招工和一次性发放安置补助费两种形式。在计划经济时代,失地农民的问题并不严重,因为就业安置在计划经济年代非常有效,农民能够很快地转为工人身份。市场经济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企业对用工的劳动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而农民普遍在这方面不具备竞争力。即使有的企业录用了他们,一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败落,他们也将随之下岗。另一种形式,一次性发放安置补助费给农民,能够在近期保证农民的生计,但由于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普遍缺乏生存技能,对发给他们的安置补助费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坐吃山空,生活难以为继。????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对36个国家的分析,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1,极少超过2∶1,而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比率从1985年的1.86扩大到2002年的3.11,并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见表2)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可见,工农城乡差距除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农村改革的实惠而有所缩小以外,其余年份都居高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