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电子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误差公理
误差:测量和实验所得的数据和被测量真值之差。
公理:一切测量存在误差,自始自终存在于一切科学实验中。
二、研究误差的意义
1、正确认识误差性质,分析产生误差原因,以减少或消除。
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结果,以得到更接近真值的数据。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选用一起和测量方法,以在最经济条件下,得到最理想结果。
4、研究误差可促进理论发展。(如雷莱研究:化学方法、空气分离方法。制氮气时,密度不同,导致后人发现惰性气体。)
第二节 误差基本概念
一、误差定义及表示方法
(一)定义:被测量的值与真值差异在数值上的表现—误差。误差=测得尺寸—真实尺寸
例如:在长度测量中,测量某一尺寸的误差公式可表示为:误差=测得值—真值。
(二)误差表示方法(测量误差可用绝对误差表示,也可用相对误差表示)
1、绝对误差(测量误差)(absolute error):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 方向(+ —)、单位、大小。
真值:被测量的真实大小。常用实际值代替真值。(真值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一般是不知道的,通过测量得到的是真值的近似值,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真值又是可知的。如理论值—三角形内角之和180度;定义值(按定义人为规定的)—国际千克基准的值可认为是1kg等;实际值—满足规定精确度的用来代替真值的量值。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到修正值:为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一种处理方法。
修正值(correction)=真值—测量值=—绝对误差
修正结果(correction result)是将测得值加上修正值后的测量结果,这样可提高测量准确度。
例1-1。用某电压表测量电压,电压表的示值为226V,查该表的检定证书,得知该电压表在220V附近的误差为5V ,被测电压的修正值为-5V ,则修正后的测量结果为226+(-5V )=221V。 (226V—测得值,220V—真值,5V—绝对误差)
2、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相对误差:(1)有大小、方向(+ —)、无单位。常用%表示。(2)对于相同的被测量,可用绝对误差评定精度。对于不同的被测量或不同的物理量,可用相对误差评定精度。
[例1-1] 用两种方法来测量的尺寸,其测量误差分别为,,根据绝对误差大小,可知后者的测量精度高。但若用第三种方法测量的尺寸,其测量误差为,此时用绝对误差就难以评定它与前两种方法精度的高低,必须采用相对误差来评定。
第一种方法的相对误差为:
第二种方法的相对误差为:
第三种方法的相对误差为:
由此可见,第一种方法精度最低,第二种方法精度最高。
[例1-2]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比较
用1μm测长仪测量0.01m长的工件,其绝对误差
但用来测量1m长的工件,其绝对误差为0.0105m。
前者的相对误差为:
后者的相对误差为:
用绝对误差不便于比较不同量值、不同单位、不同物理量等的准确度。
3、引用误差:指的是仪器仪表表示值的相对误差。仪器仪表示值误差=示值—真值
引用误差=示值误差/测量范围上限 有大小,有方向,无单位,相对量程而言。
[例1-3] 测量范围上限为的工作测力计(拉力表),在标定示值为处的实际作用力为,则此测力计在该刻度点的引用误差为:
4、基本误差:仪器仪表在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最大引用误差。
正常条件:如规定的电源电压波动:。
环温波动:
我国对电工仪表按基本误差分为7个精度等级:0.1 0.2 0.5 1.0 1.5 2.5 5 。 这里的精度等级是基本误差去掉百分号后的绝对值。记为如基本误差为。则精度为0.5级。如仪表基本误差为,则该仪表精度为1。
[例] 某待测电压90V,变化左右,现有0.5级0~300V和1.0级100V电压表各一块,问选用哪块表测得精度高?
解:选0.5级测90V时最大相对误差:
选1.0级测90V时最大相对误差: 可见用1.0级好。
说明:(1)量程相同的表,精度等级高,测量精度高。
量程不同的表,精度等级高,测量精度不见得高。
(2)仪表量程选用最好测量值在量程2/3左右为好,能充分发挥仪表精度等级作用。
重复性:相同条件下(装置环境、人员、方法)教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