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活动为线索的教学模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活动为线索的教学模式
李冬梅老师在专题讲座“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策略”中提出了采用以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活动为线索的模式进行教学,辅以丰富的学习资源,详细的学习指导和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即:
1. 重组课堂,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2.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学主线,整体设计课程。
3. 从培养信息素养出发,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
4.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5.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6. 给出详细的学习指导。
7. 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
8. 布置难易适中的实践内容。
9. 给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请您效仿上述模式做一个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自选,但要紧抓“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这个要点。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试用)
课题 Excel中数据的筛选 课型 实践 第几
课时 1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知识与技能:能理解筛选的定义,并能描述筛选后表格的变化。能根据条件进行简单筛选和自定义筛选。会比较“与”和“或”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学会筛选操作后,根据情境分析问题,亲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会利用提供的提示获得帮助来完成全部任务。掌握筛选的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亲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Excel中数据处理的强大功能,增强学习Excel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
难点 重点:会根据条件用“筛选”解决具体问题。
难点:“自定义筛选方式”中“与”和“或”的选择。 教学方法
与
手段 通过演示两个例子,引出数据筛选的操作步骤。并引导学生正确描述筛选后表格的变化。通过解决一个情境任务驱动,学生亲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教师提供的帮助自主学习,公平公正给自己打分。最后看成绩表获得鼓励。学生兴趣很高。学筛选操作的同时也增加了学习Excel的兴趣。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很少用到“筛选”,对“筛选”定义及操作的掌握用教材上的例子讲解有难度。选用两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用筛选解决。引起兴趣。再用一个学校开展篮球赛选拔参赛人员的情境任务展开,由简单筛选到自定义筛选,学生由易到难地用筛选解决具体问题,更能有效地学会筛选。将难点“与”和“或”的区别理解到位。并激发学习兴趣。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达 标 检 测 设 计(试用)
项 目 检 测 内 容 当 堂
达 标
检 测 解决问题1:快速找出4班同学名单。
问题2:快速找到与自己同姓的同学名单。
问题3: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我们7班所有与老师同姓的同学名单找出来。
情境任务:
我校要举办年级篮球赛,要求各班体委上报参赛学生名单。学校对参赛人员的要求如下:
1、是本班的男同学。
2、体育等级为“优”。
3、身高在1.60以上。
4、年龄在12岁到14岁之间(包含12、14岁)的同学。
假设你是你们班的体育委员,请你根据要求用筛选的方法在本班体育成绩表中找出符合条件的同学吧!
想一想:在筛选年龄12到14之间的同学时,你用到下图所示的哪种设置的操作? 动手操作一下两种设置有何不同? 说一说:“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的对话框中单选钮“与”和“或”的作用有何不同?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试用)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导入:大家请看屏幕,现在Excel表格中显示的是我们年级所有同学的姓名以及所在班级信息,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个表格的内容(师拖动屏幕显示全部内容),再来看这个表格,这个表格中的内容只有…………,这个表格是如何得来的?如何从全年级中只把4班同学的名单找到呢?
师:环顾一下发现没有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方法快速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数据的筛选
什么是筛选?如何进行筛选呢?
下面老师以两个问题为例,看看老师是如何进行筛选的。
问题1:快速找出4班同学名单。
请大家仔细观看老师是如何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操作结束我要考考谁的记忆力好。
师演示问题1
问:有谁看清楚老师刚才点击的是哪个菜单下的哪个命令?
师:很好,看来,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