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监控系统定期维护保养及更换.doc

发布:2017-05-14约2.0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监控系统定期维护保养及更换、检修管理制度 定期对矿井通风安全检测监控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修、校正工作。 给偶中记录认真填写。设备及仪表台帐、传感器使用管理台帐故障登记表。检修校正记录。 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填报签名制度。 对井下瓦斯及风速、一氧化碳等数据变化较大时要详细跟踪监视。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应将本班的瓦斯变化情况于当天打印成报表送有关领导审查签字。 进入机房要穿洁净工作服,不得将有磁性和带静电材料绒线和有灰尘的物品带进机房。要经常用干燥的布擦拭设备。每班保持室内干净。 定期检修各种电源、连接线。将仪表通电预热,并调整好测量类型和量程。 设备各部件应齐全、完整;电缆无破口,相间绝缘及电缆导通应良好。并备足安装用的材料。 传感器或井下分站的安装位置符合有关规定;接入报警和断电控制并检验其可靠性。 煤7天对检测设备进行一次调试校正。 定期更换传感器的防尘装置。清扫气室内的污物。当载体催化元件活性下降时,如调正精度电位器其测量指示值仍低于实际。传感器要上井检修。 设备在井下运行半年后。要上井进行全面检修。 入井须知 入井前要吃饱、睡足、休息好、体力、精力充沛。 严格遵守“三禁止”。入井前严禁喝酒;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严禁带烟火和点火物品入井。 严格遵守“三戴”。入井必须戴安全帽、戴矿灯、随身携带自救器。 按时参加班前会。明确工作地点、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了解作业场所安全状况和应对措施。 自觉遵守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严格执行安全乘车及井下行走的相关规定。斜巷必须遵守“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 熟悉安全出口、路标和避灾路线;熟悉和爱护矿山安全标志。爱护各种设备。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井下中央变电站设备保养、维护、检修制度 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高压不应超过10000V; 低压不应超过1140V; 照明手持式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话信号装置的额定供电压。都不应超过127V; 远距控制的额定电压不应超过36V。 井下中央变电站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爆门。井下中央变电所的地面标高应比其出口与井底车场或大巷接连外的底板标高高出0.5m。 硐室内不应有滴水现象。 带油的电气设备如果溢油或漏油。必须立即处理。 井下中央变电压应设在新鲜风流中。硐室应砌碹或用其他可靠的不燃性材料支护。 井下中央变电站引出的电缆与套管必须严禁封堵。并拨出麻皮。 硐室内各种设备同墙壁之间应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种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0.8m以上的通道;硐室内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 中央变电站内有高压的设备。应设合格的绝缘手套、绝缘靴或绝缘台。 变电站内的设备必须有编号、标明用途;并有停送点标志牌。 中央变电所应设专人值班;无人值守时必须关门加锁。变电站入口处必须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牌。硐室内高压电气设备入口处和硐室内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高压危险”牌。 井下中央变电站应采用双回路供电。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操作井下电器设备时应遵守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器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操作高压电器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井下中央变电所,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有选择性的相接地保护装置。 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运行情况进行1次跳闸试验。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 使用中的防爆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每月检查1次。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整定。 高压电缆的泄漏和耐压试验每年进行一次。 主要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每6个月至少检查1次。 空压机日常维护、保养、及检修制度 空压机必须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压力表必须定期校准。 安全阀和压力调节器必须动作可靠;安全阀动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1倍。 空气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不得超过规定单缸不得超过190℃。 空气压缩机吸气口必须设过滤装置。 空气压缩机必须使用闪点不低于215℃的压缩机油。 空气压缩机的风包:在地面应设在室外阴凉处,风包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20℃以下。并装有超温保护装置;在超温时可自动切断电源和报警。 风包上必须装有动作可靠的安全阀和放水阀,并有检查孔。必须定期清除风包内的油垢。 在风包出口管路上必须加装释压阀。释压阀的口径不得小于出风管的直径。 释放压力应为空气压缩机最高工作压力的1.25~1.4倍。 定期对各种保护装置进行试验,保证其正常工作。 定期对空气压缩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