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产品(茶叶)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发布:2019-12-23约2.37万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产品(茶叶)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文档-可编辑 二O一七年八月 目录 TOC \o 1-2 \h \u 14357 第一章 基本情况 4 2716 一、项目基本情况 4 31439 二、项目建设内容 4 19534 三、项目建设目标 4 9527 第二章 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 5 22336 一、项目背景 5 2356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18783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9 26864 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 12 909 一、单位生产管理基本情况 12 30716 二、2018年项目建设内容 14 32079 三、与产业链相关单位合作关系 37 30498 第四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8 5936 一、投资估算依据 38 19876 二、投资估算 38 26847 三、资金筹措 39 5148 第五章 项目实施进度 41 12686 第六章 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42 31211 一、财务分析 42 1068 二、项目损益分析 42 11022 三、不确定性分析 43 22115 第七章 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 25001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 46 4220 第九章 结论 47 第一章 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农产品(茶叶)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内容 建立完善的茶叶生产记录制度、内部质量控制制度、鲜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茶叶加工技术规程、环境质量控制规程、 建立从鲜茶叶收购、生产、加工、包装、贮运、营销全过程 各个阶段的产品标识和追溯制度。建立从生产队到总场的信 息网络,配臵专用电脑 20 台,建成农场内部局域网,建立茶 叶产品安全监管、追溯与召回公共服务平台。建立 EAN/UCC 标识追溯系统,配臵标签打印机、贴标机、喷码机、IC 卡、 射频卡、IC 卡读写器、射频卡读写器等专用设备。 三、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年限为一年,即 2018年。追溯规模:茶园总 面积 12000 亩,年产绿茶 3000 吨。追溯深度为鲜茶叶生产 的最开始环节到加工、储运、销售的各环节,即实现从茶杯 到茶园的追溯。追溯精度为每一个独立销售的茶叶单品。 23 第二章 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背景 XX省东山峰农场位于XX省西北部与湖北省鄂西南 交界处。地理座标:东经 110°35′48″~110°48′1″, 北纬 29°25′1″~29。57′25″。属武陵山脉太青山北支, 紧邻XX屋脊—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最高海拔 1516.3m,最低海拔 220m,周围数百里群山重叠,无任何工 业污染,是历史上“宜红”茶主产区。农场总面积 7.6 万亩, 总人口 5300 人,其中农业人口 3200 人,以种茶为主,现有 茶园 1.2 万亩,年产绿茶 3000 吨,年工农业总产值 5000 万 元。农场周边 5 个乡镇总面积 267 平方公里,总人口 20 万 人,茶叶种植面积 10 万亩,年产绿茶 10000 吨, 成为了湖 南茶叶主产区。东山峰农场出产的“东峰”牌云雾绿茶 1990 年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 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首 批茶叶“绿色食品”(现标志编号为:LB-44-0402180156A), 2000 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百万担出口品牌茶基地”之一, 2002 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农垦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农 场”,2006 年被评为“XX十大名茶”。 场内现有茶叶初制加工厂 29 家,年生产能力达 4000 吨, 特别是东山峰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以先进的加工技术、设备和 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以及雄厚的资金保障而称雄湘西北茶 叶界,是湘西北最具优势的茶叶生产经营龙头企业。 4 东山峰农场自 2000 年起,一方面加大了茶园品种改良 的投入,每年以福鼎大白、槠叶齐、碧香早为主要品种改造 低产老化茶园 500—800 亩;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 管理与监督,全面实行无公害茶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行有 机茶生产技术规程,使茶叶产品安全达到国家标准和欧盟标 准。加上得天独厚的优良自然生态环境,先进的生产工艺流 程,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东山峰已 完全具备实施茶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项目建设条件。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是保障农产品消费 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结束,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重 视。近年来,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动植 物激素等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在促进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加之工业“三废” 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