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压不锈钢管的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IV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管道支吊架安装绘制施工用单线图 → 不锈钢管道调直 → 切割 → 管道预制
管道支吊架安装
补偿器与支吊架预制
→ 补偿器安装 → 阀门安装 → 水压试验 → 系统管道冲洗与消毒
管道敷设
绘制施工用单线图
根据工程设计图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设计,即将工程设计图纸转化为施工用的管道单线图。
不锈钢管道调直
不锈钢管道调直不得使管子表面产生锤痕、凹坑、划痕或粗糙的痕迹。
划割下料
不锈钢管的划割下料应根据施工用单线图标明的尺寸进行。划割时可采用割管器,石材切割机,砂轮切割机,手弓锯等机具。切割后的管子断面应与管子轴线垂直,且应把管口内、外端面毛刺、飞边去除干净;管材下料后,若因管材端口失圆,而无法插入管件则应使用专用整形器将管材断面整形至可插入管件承口底端为止。
管道的预制
核实材料的数量和规格,在管道系统单线图上标注好下料尺寸,减少施工差错,并确定好封闭管段,留出加工富余量或待实测的管段。
在管道预制过程中,不但要严格按单线图上标明的管道系统号进行,而且在预制完毕的管道上也应标明管道系统号,以便安装时“对号入座”。另外,为了管道预制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工作质量,减少工作差错,还应按预制顺序标明各组成件的顺序号。
管道预制与现场配管的工作性质相同,只是工作地点不同,因此,预制工作的质量也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预制完毕的管段,无论在存放期间,或是在运输过程中,外部脏物都容易进入管内,因此,当管段预制完毕后,首先应将管内清理干净,然后再封闭管口,以保证管道的安装质量。
补偿器与支吊架预制
采用不锈钢管直接加工制作的补偿器,应先将补偿器预制成形后再接入管路。采用成品的套筒式或波纹管式补偿器时,也宜将其与相邻管子预制成管段后再安装。
支、吊架的制做形式和数量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预制,图纸上没有要求的应按照相应图集和规范或本标准执行。
管道及支吊架安装
不锈钢管的安装顺序: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
卡压式不锈钢管的操作工艺
1)画标记线:用专用划线器在管端作插入长度标记线,标记一周,以保证管子插入长度。避免造成脱管。插入长度应满足表4的规定。
表4 管子插入长度基准值(mm)
公称直径
10
15
20
25
32
40
50
65
插入长度基准值
18
21
24
24
39
47
52
64
2)检查密封圈:检查管件内密封圈是否安装、O型密封圈是否已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密封圈是否完好无损,安装时严禁使用润滑油。
3)插入管子:将管子垂直插入卡压式管件中,不得歪斜,以免O型密封圈割伤或脱落造成漏水。插入后,应确认管子上所画标记线距端部的距离,公称直径10~25mm时为3mm;公称直径32~65mm时为5mm。
4)卡压: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端口部分有U形槽,且内装有O型密封圈。安装时,把专用的卡压工具钳口的环状凹部对准管件端部内装有橡胶圈的环状凸部,对准管件管材同时进行卡压。且薄壁不锈钢水管、管件承插部位卡压成六角型。
5)检查卡压尺寸:用六角量规确认尺寸是否正确,卡压处完全插入六角量规即卡压正确,否则应重新卡压。
环压式不锈钢管的操作工艺
1)用管道切割工具垂直断管,切割后应去除管口内外毛刺并整圆,应保持端口平整,其倾斜度小于等于2mm。
2)在管材端部划出插入长度标记,采用硅胶密封圈,将其套入所需安装管材的前端,且靠近所画标记。管材插入管件时应确保划线标记到管件接口端面的距离在2mm以内,密封圈装入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润滑剂且密封圈不得扭曲。
3)连接件按管材正方向插入环压钳头色标方向,第一次环压用液压油泵将两个半环压模块合拢至间隙为2-3mm时,松开环压模块,第二次环压,将环压钳头相对于管材管件轴线旋转30~90度后再用液压油泵使两个半环压模块完全合拢,此时通过环压工具产生的压力,使管材与管件局部内缩形成凹槽达到所需的连接强度,同时密封圈产生压缩变形而充分填充管材管件间的间隙,使管件端口内收至紧贴管材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
4)环压操作完成后,应认真检查压接部位质量:
压接部位360度,压痕应凹凸均匀;
管件端面与管材结合应紧密无间隙;
管件端面与管材压合缝挤出的多余部分能自然断掉或简便去除。
如环压不到位,应成对更换压块或将工具送修。在环压不当处可用正常工具再作一次环压,并应再次检查压接部位质量。
与其他管材的连接
1)管材公称直径为15mm~50mm的管道系统与其他管材连接时必须采用环压不锈钢管的专用螺纹连接管件连接。
2)在不宜用环压处应尽可能按以下方式施工:
当公称直径小于等于50mm时宜采用配套的活接头碰管。
当管材公称直径为65-100mm时管道系统与其它管材连接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