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邱健)7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可变时延法调相 周期信号在经过一个网络后,如果在时间轴上有所移动,则此信号的相角必然发生变化,时延法调相就是利用调制信号控制时延大小而实现调相的一种方法,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时延调相原理框图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晶体振荡器 可控时延网络 三、可变时延法调相电路 晶体振荡器 可控时延网络 通过时延网络的输出电压为: 假设: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三、可变时延法调相电路 根据前面的式子可以得到 n=1时,Mp可达到0.8π 可见,脉冲调相电路具有线性相移较大的优点。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 * 可变电抗器件的种类: 变容二极管 具有铁氧体磁芯的电感线圈 电抗管电路 直接调频法的优点:原理简单,频偏较大 缺点:但中心频率不易稳定。 在正弦振荡器中,若使可控电抗器连接于晶体振荡器中,可以提高频率稳定度,但频偏减小。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先将调制信号进行积分处理,然后用它控制载波的瞬时相位变化,从而实现间接控制载波的瞬时频率变化的方法,称为间接调频法。 间接调频法的优点: 实现调相的电路独立于高频载波振荡器以外,所以这种调频波突出的优点是载波中心频率的稳定性可以做得较高。 缺点:可能得到的最大频偏较小。 2. 间接调频法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即ωc不变 间接调频实现的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无论是直接调频,还是间接调频,其主要技术要求是: 频偏尽量大,并且与调制信号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 中心频率的稳定性尽量高; 寄生调幅尽量小; 调制灵敏度尽量高。 其中频偏增大与调制线性度之间是矛盾的。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二、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直接调频电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和自动频率微调系统。其优点是工作频率高,固有损耗小且线路简单,能获得较大的频偏,其缺点是中心频率稳定度较低。 1. 基本工作原理和定量分析 变容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PN结的结电容随反向电压变化这一特性而制成的一种半导体二极管。它是一种电压控制可变电抗元件。 结电容Cj与反向电压uR存在如下关系: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其中,Cj0为uR=0时的结电容; UD为PN结的势垒电压。 加到变容管上的反向电压,包括直流偏压VQ和调制信号电压 用调制信号控制变容二极管结电容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γ1 γ2 把受到调制信号控制的变容二极管接入载波振荡器的振荡回路,如右图所示,则振荡频率亦受到调制信号的控制。适当选择变容二极管的特性和工作状态,可以使振荡频率的变化近似地与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这样就实现了调频。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 在右图中,虚线左边是典型的正弦波振荡器,右边是变容管电路。加到变容管上的反向偏压为 uR(t)=VCC-VB+u?(t)=VQ+u?(t) 式中,VQ= VCC-VB 是反向直流偏压。 图中, 是变容管与LC1回路之间的耦合电容,同时起到隔直流的作用;C?为对调制信号的旁路电容;L2是高频扼流圈,但让调制信号通过。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等效的谐振网络 设调制信号电压为: 此时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为: 当 时, 此时输出的正好为载波信号。 代入通式得到: 其中,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实际的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则可以推导如下: 载波振荡频率为,( 时) f1 fc 所以, 因为 进而LC1对于fc而言等效为电感L1,即L1与Cj并联网络的分析。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设调制信号电压为: 电容Cj为: 直接调频的振荡频率表达式为: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上式表明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变化系数γ=2的条件可以使振荡频率与调制信号成严格线性关系。否则造成直接调频电路输出的调频波出现非线性失真,以及使载频中心频率fc产生偏离。 γ=2 fc P166 2、实际电路分析 (1) C1,C2,L2组成通调制信号隔变频的电路。 (2) T,L1及变容二级管等组成电感三点式电路。(忽略75Ω电阻) (3)双电源供电 (4) 调节 RW (470Ω)可改变调频的中心频率 §7.2 调频方法及电路 § 5.2 调频电路 高频通路 调制信号通路 直流通路 下面是90MHz变容管直接调频电路.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a) (b) 变容管直接调频实例II §7.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