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滑桩施工安全专项方案..doc

发布:2017-01-03约1.75万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万州江南新区南山立交市政工程抗滑桩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设计简况 万州江南新区南山立交市政工程位于万州江南新区,本工程设计南山立交K0+000-K0+059.3道路右侧原设置为折背式挡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到大面积开挖将对坡顶附近的房屋基础造成不利影响,故改为桩板墙。修改桩板墙设有C1~C9共计9根抗滑桩。桩横断面大小为2m×2.5m,C1-C7桩的埋置深度必须大于8米,嵌入中风化岩深度不小于7米,C8桩嵌入中风化岩深度不小于4米,C9嵌入中风化岩深度不小于2米。桩设计的具体参数详见下表: 桩号 桩数 设计桩长 砼强度 间距(净距) C1 1 21 桩身:C30、护壁C30 4m C2 1 22 桩身:C30、护壁C30 4m C3 1 24 桩身:C30、护壁C30 4m C4 1 25 桩身:C30、护壁C30 4m C5 1 26 桩身:C30、护壁C30 4m C6 1 27 桩身:C30、护壁C30 4m C7 1 26 桩身:C30、护壁C30 4m C8 1 22 桩身:C30、护壁C30 4m C9 1 18 桩身:C30、护壁C30 4m 本工程桩板挡墙厚400mm,挡板后面设有500mm×500mm×500mm滤水包。挡板砼强度等级C30。本工程抗滑桩及桩板挡墙设计的立面、剖面设置示意图及抗滑桩的具体设置位置详见附图资料一、二、三。工程设计的具体概况详见: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的,万州江南新区南山立交工程设计施工图及设计(咨询)变更通知单。 根据建质[2009]87号渝建发[2014]16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人工挖孔桩安全操作规程渝建发[2014]16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250mm×250mm大小整块试样,送实验室后再钻取标准试件进行岩石轴心饱和抗压强度检测。 i.桩井开挖深度和断面不允许欠挖、超挖,桩底不得有尖角。桩井长边与短边垂直,且其净断面不小于桩身设计断面尺寸。 j.本工程护壁砼坍落度为35cm,采用1细石,插入振动振捣,影响模外的土体稳定。上下护壁间预埋纵向钢筋加以联结,使之成为整体,并确保各段联接处不漏水。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1 桩身断面尺寸 ±50mm 2 桩的垂直度 0.5% 3 主筋间距 ±10mm 4 箍筋间距 ±20mm 5 保护层厚度 ±10mm (7)抗滑桩检测 本工程抗滑桩施工完成后,桩的检测严格按照设计和DB50/5018-200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其具体要求如下: ①本工程桩身质量检验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全数检测。 ②抗滑桩内声测管的预留埋设: a.声测管宜用内径为50~60mm钢管。声测管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声测管连接处应光滑过渡,管口应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管口高度一致。 b.采用焊接或轧丝绑扎等适宜方法将声测管固定在钢筋笼内侧沿桩截面外侧呈对称形状布置,埋设数量应符合图示要求(单位mm): (8)砼质量要点及保证措施 ①砼的强度等级、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预先作好配合比试验。 ②砼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求符合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批定标准》规定。 ③砼应振实、振匀,不得欠振、过振。 (三)地面以上抗滑桩施工方法 本工程地面以上部分抗滑桩最大高度为3.2~10.5m,根据本工程抗滑桩的特点,本工程地面以上部分采取分段支模分段浇筑砼的方法进行施工。根据抗滑桩亮出地面的高度,一次浇筑最大高度不大于2m。抗滑桩施工时,采用15mm厚的双面覆膜木胶合模板作模,50×100mmm木枋支垫,Φ48×2.7mm钢管、扣件作模支撑,模板拼装具体做法如下: 1、技术参数 混凝土柱高(mm) 10500 柱箍间距(mm) 400 柱箍合并根数 1 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 2500 长边小梁根数 15 混凝土柱短边边长(mm) 2000 短边小梁根数 15 柱长边螺栓根数 6 柱短边螺栓根数 5 对拉螺栓布置方式 均分 柱长边对拉螺栓间距(mm) 538,538,538,538 柱短边对拉螺栓间距(mm) 548,548,548 面板材质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5 小梁材料 矩形木楞 小梁材质规格(mm) 50×80 柱箍材料 钢管 柱箍材质规格(mm) Φ48×2.7 对拉螺栓类型 M14 扣件类型 3形26型 2、模板拼装示意图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立面图 3、工艺流程 搭设安装脚手架→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立支护桩片模→安装桩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