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研究
一 立项依据
1.1目的意义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获取食物和其他再生资源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环境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防治土壤污染,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物的根本保障。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及采矿的不合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由于土壤重金属来源复杂土壤中重金属不同形态、不同重金属之间及与其它污染物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复合污染物的复杂性增加了对土壤重金属治理和修复难度且重金属对动植物和人体的危害具有长期性、潜在性和不可逆性同时进一步恶化了土壤条件,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加速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上提出“要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工作时,明确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处中国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接合部,环太平洋成矿带的内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共发现各类有用矿产160种,矿产地5000余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101种,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96种,矿产地1106处。随着江西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矿业发展的多元化,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的矛盾也暴露了出来,主要问题许多已生产多年的老矿山环境治理投入欠帐太多,严重影响了矿山的可持续发但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物理处理法工程量大、费用高化学修复技术费用高、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可操作性差植物和生物方法费用低廉、无二次污染自然界中的超累积植物不仅种属稀少,而且往往有地域分布的局限性。土壤中环境不易调节,新的菌种难以成活,而且很多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等对生物降解有抑制作用。因而至今能适用于工程化修复的植物和生物数量十分有限。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要更好的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懈的努力,研发出更好的效率更高的修复治理技术,同时我们还不应该忘记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的环保意识,提高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始终将防治污染积极治理作为企业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把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土壤污染问题的良好环保氛围,逐步改善我们的土壤生态环境。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展了题为《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的调查,对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壤受污染程度进行评估,采样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部分城市采样点中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土壤中汞含量明显增高,增加幅度多在70-150%。目前,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世纪末,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多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面积达1000万公顷,污水灌溉面积为140多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粮食减产就达1000万吨,还有1200万吨粮食受污染,二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公顷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我国土壤修复市场潜力巨大,目前,环境修复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根据国外环保先进国家的经验,土壤修复已经占据环境处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环境治理重要的措施。以土壤修复为基础,水体修复、矿山修复、生态修复,整个环境修复将逐步完善产业结构。在传统环保领域面临需求和投入的饱和态势下,环境修复将成为环保产业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水业市场运用成熟的BOT等商业模式,会逐步被环境修复领域借鉴,市场各主体之间的合作更为紧密和深入。
1
显示全部